-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乌鲁木齐201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测验
高考的考核目标与要求 非选择题基本答题步骤 非选择题学生答题常见问题、失分原因 非选择题答题思路基本规范 * 乌鲁木齐2012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测验 历史试卷分析 非选择题部分 评 卷:魏武军 审 订:孙 梅 2012年4月3日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48% 二、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 33% 三、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 4.5% 四、论证和探讨问题 14.5% 非选择题总体特点 1、紧扣《考试说明》,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2、试题立意高远却脚踏实地,新颖灵活却不“偏”、“怪”、“冷”。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3、注重基础知识考查,难度适中。 4、采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以考查学生的综合学科素质。适当关注了当今时代主题与热点,做到了学科特点和时代特征有机结合。 5、在一定程度上贴近了高考,绝大部分材料的选取使用做到了与教材“貌离神合”,符合高考试题的特点。既有教材观点,也有新观点。 (1)读(审题):审题是答题的前提和基础,审题一旦出 错,方向错了则整个答案都毫无意义; (2)找(相关信息):找相关信息是答题的关键; (3)接(嫁接、联想):嫁接是答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环节; (4)转(思维转换):思维转换是答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5)答(组织答案):组织答案是答题的归宿和落脚点。 (基本要求略) 评 析 内 容 【命题意图】即试题的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和主要知识点。 【关键信息】即关键词句,答题提示信息;立意和关键词句相结合的方法对答题有较大的帮助。 【答题思路】根据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的思考、联系、答题方向方法。主要是答题角度的选择,知识点的回忆和整合,语言文字的组织和书写。 【参考答案】 26.(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每一缔约国按照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所承认之单独或集体自卫权利之行使,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协助被攻击之一国或数国以恢复并维持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此等武装攻击及因此而采取之一切措施,均应立即呈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安全理事会采取恢复并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必要措施时,此项措施应即终止。 ?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二 1999年4月4日,北约在对南联盟的狂轰滥炸中迎来了它成立50周年的纪念日。4月24日,北约19个成员国在华盛顿举行纪念庆典,并讨论通过了北约21世纪的战略新构想,即北约的《联盟战略概念》。其核心内容是:把北约的“集体防御”改为“捍卫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观”,北约可以在其成员国以外地区乃至欧洲以外地区采取军事干预行动,其中包括对付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恐怖活动、民族矛盾的爆发和地区冲突等一切被认为是可能危及北约安全的威胁;北约的军事行动无需取得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 ──方用刚、唐复全《大国逐鹿:新地缘政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大西洋公约》的实质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一、二,《联盟战略概念》和《北大西洋公约》在内容上的主要不同点有哪些?对国际关系有何影响?(9分) (1)是一个以美国为主导、联合西欧国家,对抗苏联的军事政治同盟协定。(2分) (2)不同点:北约由“集体防御”组织变为“进攻型”组织,由区域性防御组织转向地区性甚至全球性的“危机干预”组织,北约的军事行动无需取得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3分) 影响:北约走向全球化,为北约干涉、插手世界其它地区事务制造借口;成为美国进一步推行其全球战略、维护其世界霸权的工具;冲击了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6分) 27.(14分)法国作家埃利克·奥森纳在他的《棉花国之旅:世界化的精妙缩影》中论述道: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球化是围绕棉花的种植、采摘、纺纱、织布自动形成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00年英国议会通过法令,禁止从印度、中国和伊朗输入染色的棉织品,法令宣称:输入的棉货“消耗国家的财富,……夺去人民的工作”。 ──刘祚昌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 他们首先把印度的棉织品排挤出欧洲市场,接着把印度的棉花运到英国各纺织工业城市进行加工,然后再把制成品输入印度。1814年~1835年,印度输入英国的棉布从125万匹跌到30多万匹;而同一时期中,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织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