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82―2011年江大麦育成品种亲本分析
1982―2011年江苏大麦育成品种亲本分析 摘要:掌握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可揭示品种演变特点,总结亲本选配经验,并指导育种实践。本研究对1982―2011年江苏省审定的42个大麦品种的育种途径和系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交方法是大麦育种的主要方法,有 71.42% 的品种用杂交方法选育。育成品种共来源于67个细胞核祖先亲本和34个细胞质祖先亲本,来源于江苏、日本两地品种的细胞核遗传贡献分别为36.90%、45.98%,表明江苏地区育成品种祖先亲本主要来源于这两地。来源于日本关东二条3号、新田二条1号累积细胞核贡献大、衍生品种多,为核心祖先亲本。分析了由这2个品种衍生育成品种的系谱关系,结果表明,江苏大麦育成品种遗传基础较为狭隘,需要加强新种质的研究利用,以扩大品种的遗传基础。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关键词:江苏;大麦;育成品种;亲本;系谱 中图分类号:S512.30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4-0141-04 育成品种是经过人工选择和系统鉴定的,具有优良基因型,是进一步进行品种改良的重要亲本来源[1]。掌握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可揭示品种演变特点,总结亲本选配经验,并指导进一步育种实践[2]。 在大豆上,熊冬金等对中国1923―2005年间的1 300个育成品种亲本进行分析,发现所有品种来源于670个细胞核和344个细胞质终端祖先亲本,并归纳出1986―2005年间最重要的54个祖先亲本[3]。在玉米上,孙琦等分析了2001―2012年国审普通玉米杂交种及其双亲自交系的来源,发现亲本自交系主要来自黄早四的衍生系、丹340及其衍生系、478衍生系、78599选系及其衍生系、Mo17改良系[4]。在水稻上,刘化龙等分析了黑龙江审定的260个水稻品种的骨干亲本以及20世纪90年代后育成品种的系谱,发现20世纪90年代前育成品种的骨干亲本是石狩白毛、农林11号、虾夷;20世纪90年代后育成品种的骨干亲本是藤系138、上育397、富士光[5]。在小麦上,杨春玲等对河南省近20年小麦品种系谱分析表明,河南省小麦品种选育中起骨干作用的亲本基本为三大系:分别为地方品种辉县红及其衍生系、意大利“St”系统及其衍生系、意大利阿夫及其衍生系[6]。 大麦是世界上最主要、最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玉米、小麦、水稻,居谷类作物第4位[7]。江苏是中国三大大麦主产区之一,也是种植面积波动最小、面积最大的地区[8]。梁长东等回顾了江苏大麦种植历史,介绍了从“七五”到“十五”末,江苏共育成的30个大麦品种,建议啤酒大麦新品种的选育应将酿造品质放在第一位[9]。赵理清等分析了1949―1987年育成的大麦品种的系谱,发现在长江中下游冬大麦区的核心亲本为早熟3号[10]。 本研究以江苏省1982―2011年育成的42个大麦品种为研究材料,追溯其系谱,分析祖先亲本的地理来源和遗传贡献,为有效利用大麦种质资源,拓展大麦品种遗传基础,合理选配亲本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追溯1982―2011年江苏育成的42个大麦品种的系谱,系谱资料主要来源于江苏种业信息网(http://)、《江苏省稻麦品种志》[11]以及各育种单位有关专家及相关刊物上发表的选育报告。 1.2 方法 根据42个大麦育成品种的系谱资料列出其祖先亲本,计算出每个育成品种的祖先亲本细胞核遗传贡献值。凡由祖先亲本通过自然变异选择法育成的品种,其祖先亲本的细胞核遗传贡献值为1;由杂交育成的品种,其双亲的核遗传贡献均为0.5,每个亲本再按均等分割方法上推其双亲,直至终极的祖先亲本,这样每一育成品种的各祖先亲本核遗传贡献值总和应等于1;凡通过诱变育成的品种,因突变成分相对较小,其祖先亲本核遗传贡献值的计算与自然变异选择育成品种的方法相同;凡由杂交与诱变相结合方法育成的,其祖先亲本核遗传贡献值的计算与杂交育种相同。亲本贡献值的计算参照盖钧镒等的方法[12]。 2 结果与分析 2.1 1982―2011年江苏省大麦育成品种 江苏省1982―2011年共育成42个大麦品种(表1),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品种数最多,均为9个;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如东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淮地区连云港农业科学研究所、海安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分别育成了6、6、4、3、2个大麦品种,盐城市农垦农业科学研究所、大中农场和无锡市选(引)大麦品种均为1个。江苏大麦育种途径以杂交育种为主,共育成30个品种,占71.42%;以诱变育种育成6个品种,占14.28%;杂交+组培育种育成3个品种,占7.14%;系统选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