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国时期成都市生事务所简论
民国时期成都市卫生事务所简论 中华民族的卫生事业源远流长,中医药事业更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基础。卫生行政事业伴随其发展,历史自亦久远。正如《成都市卫生志》所说:“自周朝至明朝,我国历代均设有卫生行政机构。”[1]本文拟对民国时期成都市一个专门的卫生行政机构――成都市卫生事务所作一简论。 中国论文网 /4/viewhtm 一、成都市卫生行政机构的沿革 成都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向来人口稠密,经济繁荣,名医辈出,医药典籍丰富。成都历来还是全国有名的药材集散地。宋代词人张仲殊在《双调望江南》中,对当时成都的药市作了生动的描述:“成都好,药市宴游闲。步出五门鸣剑佩,别登三岛看神仙,缥缈结灵烟。云影里,歌吹暖霜天。何用菊花浮玉醴,愿求朱草化金丹,一粒定长年。”由此可以推断,成都的卫生事业自古以来就是十分发达的。 清朝,成都府管理卫生行政事宜的机构称“医学”。鸦片战争后,清朝政治日趋腐败,各地医学机构多不存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成都府尚有医学机构,置有医官,其主要职责是:管理医药诉讼,诊治幕僚及狱囚的疾病,鉴定方剂及检验尸体等。之后,医学机构逐渐废弛。清末,清政府实施“新政”,强化国家机器,在巡警部警保司下设卫生科,从此把独立的卫生行政工作交由警察机关管理。由此,卫生事业也逐渐开始了向公共卫生管理方面转化,卫生事业也愈来愈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相紧密联系。 民国初期,由于四川军阀长期混战,卫生行政机构处于时有时无状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成都作为后方重镇,因人口日亦增多,公共卫生工作日趋繁重。因此,民国28年(1939年)5月成立了四川省卫生实验处,民国30年(1941年)10月改组为四川省卫生处,处长陈志潜,掌理全省卫生行政事宜,要求并督促各县筹建卫生院;同时,直接负责成都市卫生行政组织建设及防空救护、霍乱防治等工作。 民国30年(1941年),鉴于“成都市为后方重镇,四川省省会,各项卫生行政应为全省各县之模范”[2],虽在市政府民政科下设有卫生股,省会警察局内设有卫生科,但不能适应形势需要;于是,四川省卫生实验处同成都市政府、省会警察局协商,决定由三方共同组织,在6月1日设置成都市卫生事务所,掌理全市卫生行政技术事宜。写于民国38年(1949年)下半年的《成都市卫生事务所简史》也提到了成立此所的原因:“窃查本市夙以天府著称,为西南交通重镇,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病患之发生传播,易滋流行,揆其原因大多与卫生一事,未能讲求所致。本市卫生事业,在民廿九年以前,并未专设机构办理,仅于市府民政科设置卫生股,办理全市卫生行政事宜。省会警察局方面,则设有卫生科,但因设置人员不多,且无事业费,故仅能推动市区环境卫生,于医疗救济预防保健诸端,大多无法办理。本市医院虽有数所,均系私家开设,且以营利为目的,欲求实惠人民,以救济为宗旨者实不多觏。政府有见及此,曾于民三十年由四川省卫生实验处、成都市政府、省会警察局三机关,合组创设成都卫生事务所,于同年六月一日正式成立,首任所长为统筹主任戴传统氏。其时全体职员编制为廿八人,专办全市公共卫生,及预防保健,并附设门诊部,以利救济市民病患。”[3]民国32年(1943年)出版的《民国政府年鉴》载:当时全国“城市之卫生设施,向由警察机关办理。设有卫生事务所者,有昆明、兰州、成都三市。”[4]可见,当时除一些沿海城市和开放城市设有卫生局外,在内陆城市中,成都的公共卫生事业是比较先进的。一位英国外交官曾经这样称赞成都:“它的街道宽敞平坦,房屋商店鳞次栉比,卫生设施完善齐备”。[5]后由于经费来源问题,由省卫生处提议,并报经省政府决定,民国31年(1942年)3月将卫生事务所移交成都市政府领导,划归市府单独直属管理。 民国32年(1943年)4月,王季槐接任所长,人员扩充至33人,重新调整了机构。“在这一时期,市卫生事务所及所属各课,对所执掌的应办事项,大多能次第付诸实施。”[6]民国34年(1945年),成都市霍乱大流行。市政府为迅速扑灭霍乱,提高工作效率,报经省政府批准,在市政府内设置卫生科(第七科),将民政科的卫生股交卫生科接办,王季槐兼任科长。凡有关卫生行政事宜,由卫生科办理;凡属于卫生业务技术及防疫工作,由卫生事务所办理。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成都市的卫生行政机构建设呈停滞、萎缩状态。民国37年(1948年)4月,因财政极度困窘,市政府卫生科被裁撤,人员和业务均并入卫生事务所;与此同时,市卫所迁新南门外龙江路市立医院办公,原所址被市税捐稽征处进驻,门诊工作遂告停顿。由于经费极为有限,货币贬值加剧,导致员工迭次缩减,工作难以推动。民国38年(1949年)5月,市卫所迁城内中山公园(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劳动人民文化宫),拨有房屋数间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