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1931年冀鲁之行.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徐悲鸿1931年冀鲁之行

徐悲鸿1931年冀鲁之行   1931年5月下旬,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徐悲鸿、潘玉良等一行十四人,自南京北上冀鲁,进行为期一个月左右的写生参观,首站抵达天津。   这幅刊登在《北洋画报》第629期的合影,拍摄于1931年5月23日[1],地点为天津法租界二十三号(即自锦州道至丹东路之间兴安路)北洋画报社门前。自左至右依次为:吴秋尘、蒋碧微、徐悲鸿、冯赵绛雪、潘玉良、郑阿梅、冯武越、蒋仁、张树英、黄二南、窦重光、高国梁、李维权(立五)、顾钟梁(了然)、朱雅墅、陆其清、张安治、张金生,为该参观团全体成员及天津当地参与接待的朋友(吴、冯氏夫妇及黄)。这是目前所见记录此次出行的为数不多的图像之一,其生动性和再现感带给我们文字不可比的冲击力,它与相关史料文字相对应,使得那段久被遗忘或误读拼错的历史片段,有如显影液下的黑白照片,慢慢映现出逐渐清晰的面容。   首先要提到的就是该社创办人冯武越,他与徐悲鸿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   冯武越(1897-1936年),名启缪,笔名笔公,广东番禹人,16岁赴法留学,再到比利时、瑞士学习航空机械及无线电等。学成后遍游欧美实习考察,1921年回国服务于在航空界,1925年任东北航空署为总务处第五科监察兼撰述,1926年受聘为《益世报》撰述,同年7月7日,在奉系张学良的资助下(冯曾任张的法文秘书)创办开北派画报之先河的《北洋画报》,以“传播时事,提倡艺术,灌输知识”为宗旨,内容包括时事、社会活动、人物、戏剧、电影、风景名胜及书画等,初为周刊,后改为三日刊,最后定为每周二、四、六出版,前后起用吴秋尘、王小隐、刘云若等任主编,到抗战爆发后停刊时共出版1587期,其间于1927年7-9月另出版有副刊20期。该刊以照片为主,兼有文字,内容丰富多样,形式活泼,原汁原味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其新闻时事及艺术活动照片以单幅、成组、成系列等形式刊出,特殊需要时也出“专页”,如陈师曾的《北京风俗画》、李珊菲的时装画、孙之俊的漫画连载,第98期的《北京艺术大会广告之形形色色》的一组图片,第362期的《邱石冥画展特刊》,第426期的《颜伯龙画展特刊》,第504期的《西湖艺展作品专页》,第607期的《舌画家黄二南专页》,第672期的《绿蕖画展特刊》,第676期的《介绍艺术家左次修专页》,第850期的《赵望云画展专页》,第875期的《雕刻家张志渔作品专页》等等。据统计,该刊累计发表各类照片达两万余幅,具有信息量大、涉及面广的特点,为20世纪20、3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报刊之一,对研究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   1919年冬至1920年春,应音乐家、篆刻家杨仲子邀请,徐悲鸿偕蒋碧微前往瑞士洛桑游览,并结识了爱好艺术的冯武越,两人一见如故。此时,在国内画坛已经小有名气的徐悲鸿,正负笈海外刻苦精研西洋美术,令冯氏敬佩不已。其实冯武越对书画作品也略有涉及,尤善画松,曾师于赵松声,故又字“松弟”,画作气韵幽闲,曾以汉代石砖造型图像写入漫画,古趣新意,兼而有之。书法秀劲,无造作矫揉意态。对于画坛中事亦总能尽心竭力,如粤中画家黄少强、赵少昂来天津办展,冯武越方卧病故都,闻之即至而为之游扬,虽体力不支亦不顾。去世前曾致力中国图案学,遍搜秘籍,欲著专书,不意于1936年1月19日病逝于北平德国医院,不知徐悲鸿得此噩耗会是何等感伤!   冯氏夫人赵绛雪,张学良夫人赵一荻之姊,善书,明敏练达,于丈夫事,多所赞助。育有二子健龙、健麟及一女健凤。   1928年冬,冯武越闻知徐悲鸿将北上出长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即致函征求作品照片及自述文字,拟为刊行专页,以资宣扬,旋以徐悲鸿受到排斥、难施主张而去职,“专页”事搁浅,但还是刊登了《观世音》、《自画像》、《狮》等水墨、素描作品,并撰写了《记徐悲鸿》一文加以介绍,开场白直截了当:“余尝告人曰:中国今后之大画家,当推徐悲鸿氏”,继而称赞“悲鸿中西画艺,均已有极深之造诣,尤能融会中西,一以贯之,为他人所不能为,或为他人所不屑为,此悲鸿之所以为悲鸿,而高人一等也”。之后该刊相继刊登的徐悲鸿作品及文字计有:   《观世音》(1928年);《自画像》、《狮》、《张敏荪夫人》(1929年);《惊艳》、《群乐》、《马》(1930年);《狮》、《奔马》、《群乐》、《画家黄二南》、《双马图》、《刘老芝》、《人物》、《赶驴图》、《牛》、《鸡石图》(与刘老芝黄二南合作)、《鸡》、《冯武越》、《松鹤》、《松鹰》(1931年);《鸡》、《懒猫》、《沉吟》、《呦呦》、《秋》、《风雨如晦》、《鸡》(1932年);《立马》、《喜鹊》、《松鼠》(与齐白石合作)、《习苦斋图》、《猫鼠图》(与齐白石合作)(1935年);《王光祈》(1936年);《画家赵少昂》(1937),以及徐悲鸿致冯武越函(1929)、《书赠画家李育灵之北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