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祖制与嘉靖前期革2.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洪武祖制与嘉靖前期革2

洪武祖制与嘉靖前期革新林氏此论是对祖制与革新关系的理性认识,但由于世宗被杨廷和集团所包围,所以此论不可能上升为一种政治理念,更不可能成为一种政治行为。只有在张璁等人被重用之后,突破杨廷和等人的僵化思想便成为可能。张璁、桂萼、霍韬、黄绾等人对明太祖之后包括明成祖在内的诸帝的败政行为予以犀利的批评,认为只有依靠洪武祖制,才能革除百年积弊(注:参见拙文《论明代大礼议中的革新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年1期;拙文《嘉靖前期改革条件的生成》,《西北师大学报》1999年1期。)。桂萼认为太祖之后,“列圣相承,虽莫不具上圣之资,而视祖宗之实尝周游民间者有间矣,是以延访之典或作或辍。孝宗尝锐意行之,终以不能遍知人情土俗而止。正德以来,积十有六年,上下之情于是大隔,而欺蔽遂有不可止者。则所当修复祖宗之旧,使上下各得自尽,正在今日。”(注:《太傅桂文襄公奏议》卷4《进舆地图疏》。)霍韬亦言:“今不复太祖之法, 可以致隆平者,臣未之闻也,故今有言太祖之法难行者,非愚则奸。其迁延退托,不肯奉行者,即不忠之守也。”(注:《霍文敏公文集》卷2 《裨治疏》。)在张璁等人的影响下,世宗也持同样的看法。他曾对张璁说:“夫祖宗创建,朕与卿图复旧政,以泽斯民也。恐卿未知,今特论之。”(注:《明世宗实录》卷81,嘉靖六年十月戊申。)又说:“我祖宗良法善政无可更者,惟守而行之可也。”(注:《明世宗实录》卷82,嘉靖 六年十一月丙申。)依据洪武祖制除旧布新是嘉靖前期革新的主要特色之一。只有如此,才能使洪武以后日渐形成的积弊不能以“祖宗之法”的名义而成为合理存在的制度。霍韬认为:“凡累年事例,有阴坏太祖成宪者,俱从削黜,用订积年之谬,定天下可行之法,亦万世太平之幸也。”(注:《霍文敏公文集》卷3《修书疏》。)并提出:“先将文官积弊渐次洗除,次及武职,次及内臣,次及宗室,更革有渐,裁酌有权,迟不三年,祖宗制治纪纲振饬而光复也”(注:《霍文敏公文集》卷3《天戒疏》。)。他要求世宗效法“太祖旧章,敕戒藩臬郡县官吏,痛改旧习,毋纵贪风,以残百姓,往年过失,且不究治,责令更新。”(注:霍韬:《论内外官铨转资格疏》,《明经世文编》卷188。 )惩治百官贪风如此,革除百年之极弊——镇守中官亦不例外。镇守中官之设是明成祖利用宦官强化皇权背景下的产物,如果不以洪武祖制为据,就不可能将其确定为嘉靖前期革新的对象和重点内容。世宗在张璁、桂萼等人的协助下,果断地革除了镇守中官,恢复了洪武时的统治秩序,是嘉靖前期革新的最大成就之一(注:详见拙文《嘉靖前期革除镇守中官述论》,《文史》1999年4辑(总第49辑)。)。同时, 长期猖獗的宦官势力也在嘉靖时期得到了强有力的控制,宦官尤其是太监的行为受到了皇权有效的制约。正如《明史·张忠传》所言:世宗“尽撤镇守内臣及典京堂仓场者,终四十年不复设,故内臣之势,惟嘉靖朝少杀云。”在严驭宦官方面,洪武以后诸帝中,只有世宗能与明太祖相媲美。明朝从世宗时起之所以又能延续120多年,有效地约束宦官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世宗在位将近半个世纪,其间没有出现一位诸如王振、刘瑾、冯保、魏忠贤之类的大宦官,绝不是偶然的。但有些论著对这一变化缺乏精细的研究,将嘉靖时期视为宦官当权时期,并等同于正统、成化、正德诸朝。如云:“到明中叶以后,朝政日益腐败,英宗以下诸帝都是长期不问政事,有的在位四十余年之久,基本上没有上过朝,或者迷恋于修仙得道,或者沉溺于声色犬马。于是宦官乘机窃夺政权,挟制内阁,国家大权就逐渐转移到宦者手里。”(注:冯天瑜:《明清文化史散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1页。)这一泛泛之论与嘉靖朝史实极不相符。三途并用是洪武政治的一大特点,要使明朝统治阶层充满活力,就必须以三途并用之法清洗百余年来积淀的因循僵化之习。桂萼认为:“臣闻太祖高皇帝尝面谕群臣各举所知,仁宗皇帝亦尝令群臣荐举。当时访问遍及下僚,既博且严,是以内外诸司往往得人,实皆荐举之效。今此意顿失既久。”(注:《太傅桂文襄公文集》卷4 《请面谕群臣荐举疏》。)张璁亦持同样的看法,说:“窃惟科贡皆国家取才正途,我圣祖初制,岁贡、监生多有任之卿佐及御史等官,而进士但多授以县丞而己。及后进士之选偏重,非惟监生之途轻弃,举人亦甚轻矣。”(注:《张文忠公集》奏疏卷6《论用人》。)所以, 他们一致要求世宗力行三途并用,使非进士出身扬眉吐气,象进士一样进取立业。世宗听从了他们的要求,认为不论出身如何,凡“才能廉洁,为我爱民者,一体擢用奖励,上司不许自为轻重之别,庶几可获人才,亦民或多得安利之日也。”(注:《明世宗实录》卷97,嘉靖八年正月丙寅。)并诏告天下,要求切实推行三途并用,“但有真才实德者,不拘近年资格,一体不次擢用,庶忠义向风,浮薄改行,内外诸司各得其人,以为惠民致治之本。”(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