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的起源与中药学的发展课件
中药学(一) 总论 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因此,自古相沿把中药成为本草。此外还有草药一词,系指广泛流传于民间,在正规中医院应用不太普遍,为民间医生所习用,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部分中药。还有中草药一词,实则是指中药和草药的混称。 1.1中药的起源 原始社会 → 夏商周时期 → 秦汉时期 → 两晋南北朝时期 → 隋唐时期 → 宋金元时期 →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一、原始社会(远古~公元前21世纪) ¥ 植物药的发现: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由于饥不择食,不可避免地误食一些有毒甚至剧毒的植物,以致发生呕吐、腹泻、昏迷甚至死亡等中毒现象;同时也可因偶然吃了某些植物,使原有的呕吐、昏迷、腹泻等症状得以缓解甚至消除。经过无数次反复试验,口尝身受,逐步积累了辨别食物和药物的经验,也逐步积累了一些关于植物药的知识。 ¥动物药的发现:进入氏族社会后,开启了渔猎时代,至后期,农业、畜牧业发展起来,发现了更多的动物药。 一、原始社会(远古~公元前21世纪) 《淮南子·修务训》谓:“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史记·补三皇本纪》云:“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 二、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 人工酿酒和汤液的发明与应用,对医药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酒是最早的兴奋剂(少量用之)和麻醉剂(多量用之),更能通血脉、行药势,并可作溶剂,后世用酒加工炮制药物也是常用辅料之一。甲古文中即有“鬯其酒”的记载。汉·班固《白虎通义·考黜篇》注释:“鬯者,以百草之香,郁金合而酿之成为鬯。”可见,鬯其酒就是制造芳香的药酒。《内经》、《金匮要略》、《千金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本草纲目》等书中大量记载内外用酒剂,故后世有“酒为百药之长”之说。 二、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 进入奴隶社会,手工业逐步发达,夏商时期,陶器大量使用,为汤液的发明创造了条件。相传商代伊尹创制汤液。《针灸甲乙经》序中谓:“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资治通鉴》谓伊尹“闵生民之疾苦,作汤液本草,明寒热温凉之性,酸苦辛甘咸淡之味,轻清浊重,阴阳升降,走十二经络表里之宜。”汤液的出现,不但服用方便,提高了疗效,且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复方药剂的发展。 商代伊尹创制汤液 《针灸甲乙经》“伊尹以 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 草,以为汤液。” 三、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张骞、班超先后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西域的番红花、葡萄、胡桃等药材不断输入内地,少数民族及边远地区的犀角、琥珀、麝香及南海的荔枝、龙眼等已逐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从而丰富了本草学的内容。 三、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全书载药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按药物功效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功能滋补强壮,延年益寿,无毒或毒性很弱,可以久服;中品功能治病补虚,兼而有之,有毒或无毒;下品功专祛寒热,破积聚,治病攻邪,多具毒性,不可久服。经验用药:常山抗疟、川楝子驱虫、阿胶止血、乌头止痛、当归调经、黄连治痢、麻黄定喘、海藻治瘿。 四、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65~581年) 梁·陶弘景编撰《本草经集注》,载药730种,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并首创“诸病通用药”,分别列举了80多种疾病的通用药物。如治风通用药有防风、防己、秦艽、川芎等,治黄疸通用药有茵陈、栀子、紫草等。 五、隋唐时期(公元581年~907年) 印度、西域药品输入日益增多,唐显庆四年颁布了《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收药844种,由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组成,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使用图文并茂的先例。是世界上公开颁布的最早的药典。 六、宋金元时期(公元960年~1368年) 宋代本草学代表作《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唐慎微),载药1558种。 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是饮食疗法的专门著作。 《饮膳正要》节选 1.猪肾粥——治肾虚劳损,腰膝无力,疼痛。 猪肾(一对,去脂膜,切) 粳米(三合) 草果(二钱) 陈皮(一钱,去白) 缩砂(二钱) 上件,先将猪肾、陈皮等煮成汁,滤去滓,入酒少许,次下米成粥,空心食之。 2.莲子粥——治心志不宁。补中强志,聪明耳目。 莲子(一升,去心) 上件煮熟,研如泥,与粳米三合,作粥,空腹食之。 七、明代(公元1368~1644) 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李时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