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宋代经发展-教学设计.doc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宋代经发展-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宋代经发展-教学设计

《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一课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以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采用情景及问题式教学,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两宋时期是我国历史繁荣、商业发达、城市兴起、市民文化丰富的朝代①通过学生口头或文字方式描绘宋代城市生活,培养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②指导学生设计制作“宋代农工商业发展简图”,培养学生用图表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了解宋代在农工商业领域的领先成就,感知人类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②通过了解宋代的日常生活,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③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本课的重点是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原因。本课的难点是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原因。 本课所展现的是宋朝社会生活的几个重要方面 ,根据学生的喜好与兴趣及教材的论述教材编排讲述让学生对知识有所把握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对关键知识点的,突破点①户口数增多 ②财税收入增多 ③粮食产量增多 3、原因: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对江南经济的开发 ②唐末、五代以来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③中国古代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④南方各时期统治者重视经济 ⑤南方的自然资源丰富 ⑥北、南人民辛勤耕耘,共同开发了江南。 农工商业的发展 1、宋代农业的发展 ①农具的发明和改进②农作物品种的推广和交流 2、宋代手工业的发展 ①纺织业:规模大 ②陶瓷业:景德镇瓷都 ③采矿业:领先世界 ④造船业:首屈一指 3、宋代商业的繁荣 ①纸币的出现和使用 时间:北宋 地点:四川地区 影响: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城市的发展和繁荣 东京、临安 ③海外贸易兴盛 三、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过渡:这些传统节日到了宋元时期,都有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1、坊市制度逐渐崩溃 2、服务性行业越来越多 3、出现了“瓦肆” 4、喝茶、饮酒成为风气 5、节庆活动多 想一想:(出示资料:) 1、“(西汉时)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鱼为主食,还采集果实贝类为食,……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多很贫困。” 2、“(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充饥。……丝锦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3、“(宋朝时)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提问:材料说明了南方经济什么时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讨论:(议一议)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什么? 提问:大家都知道现在南、北方主要的农作物有哪些?小麦和水稻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它们又是什么时候推广的呢? 想一想:宋代的手工业有哪些领先世界的成就? 出示图片:宋代的刘家功夫针商标及瓷器图。 思考:商标和广告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过渡:随着州或府、城、县经济交易功能的增强,工商业市镇逐渐形成发展起来。 出示图片:宋代的货币图。想一想:1:交子出现前,人们使用什么货币进行流通?有什么缺点?2、交子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想一想:现代城市建设格局是从什么时候确定的呢?在此之前的城市格局又是怎样的呢? 比一比:唐都长安和北宋汴梁在城市建设格局上有和区别? 海外贸易情况如何? 活动:(时空连线)假设你是一位北宋汴梁人,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当地城市生活的情况,并让大家比较与现代生活中市场的异同。 说一说: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的风俗有哪些?我们在节日里的活动?为什么说宋代市民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让学生扮演城北宋时期汴梁的居民,向大家讲讲当时的生活情况、娱乐方式。 提问瓦肆有哪些娱乐活动? 出示:王安石的《元日》诗。 提问:1、这首诗反映了哪些北宋过新年的习俗。2、我们家乡现在过年还保留着这些习俗吗?现在的过年于北宋时期相比有何异同?你知道哪些节日? 学生观看、思考 学生阅读课本,从课本、图片材料中获取信息,找出南方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 小组讨论分析南迁的原因。 学生阅读课文,归纳农业发展的成就。 学生阅读课文并归纳 观察、思考 分析 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比较并归纳 介绍 观看图片,阅读课文,概括城镇生活的具体表现 阅读、扮演 学生分析诗的内容并进行分析、体会古今节日习俗的异同。 播放材料剪辑 出示秧马图 出示图片:宋代的刘家功夫针商标及瓷器图 播放宋代的货币图 出示唐长安城平面图和北宋汴梁城平面图 出示《清明上河图》 出示《瓦子图》 出示:《宴饮图》、《烹茶图》 《东坡肉》《东坡肘子》等图。 出示:王安石的《元日》诗 元宵闹花灯、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月图 培养了学生依据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 帮助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 提高比较能力。 活跃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