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痢疾是一种道传染病
痢 疾 痢疾 痢疾是一种肠道传染病,属传染病范畴,是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 一、概述 (一)定义:痢疾是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特征的病证。 里急:腹痛窘迫,时时欲便。 后重:肛门重坠,便而不爽。 二者同时并见,称里急后重。 赤:指红色的冻子。 白:白色的粘液样冻子。 甚则脓血俱下。 痢疾的发病具有三个特点: 起病常与进食不洁食物有关(喝脏水、小摊上买东西吃、在餐馆进餐) 季节性: 夏秋季节多见 传染性: 如不注意消毒、隔离,会传染他人,引起类似的发病 (二)历代医家的认识 关于痢疾历代医家有许多认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内经》 ① 把痢疾称为“肠澼” ② 其病因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有关。 “四时之气,风湿交争,民病注下赤白” —感受四时之秽气 “饮食不节,起居不时,则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月真满闭塞,下为飧泻,久为肠澼。” —饮食不节 ③ 症状:泄下赤白,腹胀,腹痛,身热 ,下脓血 ⒉ 《难经》 明确地记述了“痢疾”的临床特征。 “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 突出了痢疾大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便而不爽以及痢下脓血的特征。至今仍是临床诊断痢疾的重要依据。 3. 汉·张仲景指出了痢疾的治疗及方剂,用白头翁汤治“热利下重”,白头翁汤至今仍然为临床所常用。此外,张仲景还认识到“休息痢”的存在。他说:“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指休息痢是由正气虚弱,邪气留恋,下利时作时止的特点。 4. 宋·严用和《严氏济生方 ·痢疾论治》首次提出“痢疾”的病名:“今之所谓痢疾者,即古方所谓滞下是也。” 他的突出贡献在于: ① 批评了当时专用收涩补敛的治法。 “虽可因证辨证,然常叹世之人,初感此病,往往便用罂粟壳、石榴皮、诃子肉、肉豆蔻辈以涩之,殊不知痢疾多因饮食停滞于肠间所致。” ② 指出痢疾的病机是“积滞” “痢出于积,物积也;滞,气滞也。物积欲出,气滞而不与之出,故下坠里急,乍起乍出,日夜百余度,不论色的赤白,脉之大小,皆通用之,是以无积不成痢也。” ③ 确立了“消积导滞” “通因通用” 的重要治法。 5. 朱丹溪也对痢疾的治疗作出了重要贡献。 ① 指出“痢赤属血,白属气”,纠正前人所谓“赤痢属热,白痢属寒”的说法。 ② 阐明痢疾的传染性:“又有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之内,上下传染相似。” ③ 认为痢疾病因重点在湿热,“皆湿热为本”,切合临床实际。 ④ 治疗上提出:“初得之时,元气未虚,必推荡之,此通因通用之法;稍久气虚,则不可下。壮实初病,宜下;虚弱衰志久病宜升提。” 通因通用—下法—初病、体实 补益升提—涩法—久病、气虚 ⑤ 提出“噤口痢”一证 噤口痢—是指下利不能食或呕不能食。 大虚 病因病机 大热—胃热甚 香连丸、莲子,米汤调下—实 治疗 人参、姜汁炒黄连,浓煎—虚 (三)范围 痢疾以下利脓血、腹痛、里急后重为主症。 急性 相当于现代医学 急性 细菌性痢疾 慢性 急性 阿米巴痢疾 慢性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有时表现为泄泻 过 敏 性 结 肠 炎 有时表现为痢疾 二、病因病机 (一)病因:因为痢疾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其病因是通过不同的途径感染外界的疫毒、秽浊之邪引起的,秽浊之邪侵及胃肠,闭塞肠腑,阻遏气机,伤及气血而成。 疫毒之邪: 夏季 疫毒之邪侵及胃肠, 疫毒之邪 暑湿偏盛 疫毒与暑湿搏结肠 中,阻滞气机,壅遏 气血,化为脓血 疫毒痢(起病急,发病快, 病情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