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致密油压裂技术进展课件.ppt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胜利油田致密油压裂技术进展课件

2014年度中石化压裂技术交流会 胜利油田特低渗油藏 压裂完井技术进展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2014年4月汇 报 提 纲一、油藏特征及动用难点二、压裂技术进展及应用三、下步工作方向(一)油藏特征胜利油田特低渗油藏探明储量5.5亿吨,动用储量2.67亿吨,“十二五”期间新增探明储量中近70%为特低渗储量,是资源接替的主阵地。特低渗透和致密油是胜利油田压裂改造的主力对象。 特低渗油藏储量分布状况序号分 类(渗透率、沉积特征)探明储量(亿吨)动用储量(亿吨)动用比例(%)主要类型Ⅰ特低渗透油藏(3≤K<10)2.772.4989.9浊积岩滩坝砂砂砾岩Ⅱ致密砂岩油藏(K<3)2.730.1836.7合 计5.52.6748.5(一)油藏特征沉积特点类型多:冲击扇、河流相、滨湖相、三角州…..期次多:盐下、沙4、沙3、沙2、沙1…层理多:交错、板状、槽状---纵向、横向不均质断块多:构造运动多--小断块发育岩性杂:砂岩、砾岩、页岩、火成岩、生物灰…单井压裂储层特点 深 埋深>3500m储量占51% 细 喉道中值半径一般<0.4μm 薄 薄互层油层平均单层厚度<1.5m 贫 丰度<50×104t/km2储量占55% 散 含油井段跨度>50m储量占86%桩23多层剖面图(二)动用难点开发难点薄互层、纵向跨度大,常规压裂改造不均衡,层间动用率低水驱低丰度储量(3mdK10md)常规压裂稳产难,效益差 致密油(K3md)采用直井压裂,产量递减快,增产效果差压裂难点纵向非均质性岩性复杂平面非均质性(二)动用难点开发思路中丰度特低渗透(3-10mD)补充能量直井长缝压裂注水开发低丰度特低渗透(3-10mD)压裂+CO2气驱弹性开发致密油藏(3mD)长水平段多级分段压裂均衡改造纵向多薄层直井分层压裂技术改造思路针对致密油:攻关水平井多级分段压裂技术,极大提高产能针对多薄层:攻关直井分层压裂技术,实现多层均衡改造和动用针对水驱油藏:攻关直井长缝压裂技术,建立有效驱动,改善效果横切裂缝水平井筒半缝长:Lf压裂缝长纵向叠加缝高 H叠加缝高广义缝宽(人工缝宽+缝间渗流区域)(三)配套技术通过系统研究,建立了以扩展人工裂缝最大体积,实现储量控制最大化为核心的特低渗油藏体积压裂理念,形成了三种体积压裂模式。水平井体积压裂模式水平井体积流动示意图HSRV=缝长(L)×缝高(Hf)×广义缝宽(W)VSRV= 2Lf×H叠加×W直井分层体积压裂模式直井长缝体积压裂模式汇 报 提 纲一、油藏特征及动用难点二、压裂技术进展及应用三、下步工作方向通过近几年的攻关、配套,突破五项关键技术、形成了三项标志性技术,突破致密油产能关,加快了特低渗油藏的规模建产。自主研发压裂完井工具现场试验成功泵送桥塞工艺自主配套成功连续油管喷砂射孔拖动封隔器分段压裂管内封隔器分段压裂技术相关压裂液技术配套突破五项关键技术形成三项压裂完井技术体系直井长缝压裂完井技术水平井多级分段压裂完井技术直井分层压裂完井技术(一)直井长缝压裂完井技术 直井长缝压裂完井技术将井与井间的联系从点对点转变为裂缝对裂缝;压裂由增产措施转变为开发技术,裂缝与井网整体匹配优化,实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压裂后压裂前井点对井点裂缝对裂缝(一)缝高控制:即控制主裂缝垂向延展;(二)定向控制:即尽可能减少次要方向多裂缝的形成;(三)缝长控制:即主裂缝延展至设计长度; 围绕“三控”目标,对压裂技术进行配套优选(一)直井长缝压裂完井技术1、明晰直井长缝压裂裂缝起裂和扩展规律(1)特低渗透储层岩石破裂机理张破裂机理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对比图岩心的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 压裂过程岩石的主要破裂方式为张破裂。张破裂关键在于压裂液进入基质孔隙;渗透率对张破裂的形成影响较大。(一)直井长缝压裂完井技术(1)特低渗透储层岩石破裂机理剪破裂机理前提条件:储层中天然裂缝或弱交界面普遍存在。 剪应力大小与张破裂强度相近,剪切破裂成为可能。 岩石在压力作用下在弱交结面上引起的应力集中情况 集中超过基质破裂应力产生新裂缝--不由孔隙压力产生,可在远离压裂位置产生。特低渗透压裂裂缝主要由张破裂和剪切破裂两种形式。(一)直井长缝压裂完井技术(2)特低渗透储层裂缝形成和扩展影响因素渗透率的影响剪破裂张破裂渗透率0.1mD5mD 岩心渗透率越小,启动压力梯度越大;气测渗透率小于0.2mD(对应测井渗透率1-5mD),启动压力梯度急剧增大。(一)直井长缝压裂完井技术(2)特低渗透储层裂缝形成和扩展影响因素天然裂缝(一)直井长缝压裂完井技术(3)地层应力对裂缝扩展的影响纵向地应力(一)直井长缝压裂完井技术(3)地层应力对裂缝扩展的影响水平应力差值(a)比值为1(55MPa/55MPa)(b)比值为1.1(55MPa/50

文档评论(0)

many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