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社会学透视.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旗下讲话社会学透视

国旗下讲话社会学透视   摘 要 升旗仪式,想必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陌生的,也可以说是大多数人自上学起每周都要经历的事情。升旗仪式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便是国旗下讲话。本文将以笔者学习生活了近3年的江苏省S中学为依托,结合相关理论,对国旗下讲话进行社会学分析。   关键词 升旗仪式 国旗下讲话 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The Speech under the National Flag in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Take Jiangsu S middle school as an example   PAN Yu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Abstract The speech under the national flag is a key link of during flag-raising ceremony which is familiar to everyon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get a view of the speech under the national fla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The study observed certain high school in Jiangsu province combined with related theories.   Key words The flag-raising ceremony; the speech under the national flag; sociology   1 江苏省S中学   江苏省S中学位于江苏省S地级市,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优良办学传统的百年名校。学校现有59个班级,在校学生3000余人,教职工270人。   2 江苏省S中学国旗下讲话的内容   这些年,国旗下讲话的内容发生了一些改变。笔者查阅了江苏省S中学2002年到2012年的一共十一年的四十多篇国旗下讲话,从这些国旗下讲话中,笔者认为国旗下讲话的内容的演变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国家凸出,自我凸显。也就是凸显了学生的自己的利益,淡化了国家意识,把国家看成我们成长成才可以利用的条件和工具。二是“俗话”取代“大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集体等“大词”、“远句”消隐了,取而代之的是爱自己、爱他人、爱自然、爱社会、爱劳动、爱科学等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小型词汇。   3 国旗下讲话中的人   3.1 国旗下讲话中人的姿态与服饰   分析国旗下讲话人和听众的姿态与服装主要采用的是图片分析,图片来自江苏省S中学的官网。笔者通过观察这些图片,基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讲话时的姿态较为单一。(2)讲话学生的服饰较为正规,大多数为校服。(3)作为听众的学生的服饰也较为正规,学校要求穿校服。(4)作为听众的学生站姿非常齐整。   很显然,身体不仅是一个自然的实体,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嵌入在意义的结构之中,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建构形塑,从而其背后隐含着巨大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法国人类学家马塞尔·莫斯提出了关于“身体技术”的观点,他认为每一种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都与身体所处的文化背景有关;社会对个体的控制,首先就是要控制他们的身体。学校空间占据了学生身体规划的大多数时间,并通过各种技术作用于身体,使得身体符合社会的统一要求,规定国旗下讲话的服饰与行为,就是技术的一种,换句话说,学校通过规定国旗下讲话的服饰与行为规范来对学生进行身体控制,这具有教化和规训身体的功能,甚至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对付身体的一种手段。   3.2 国旗下讲话中人的内心世界   笔者随机询问了近三十个S中学的学生,并详细访谈了了高一、高二、高三的各两个学生,其中包括两个曾经经历过在台上进行国旗下讲话的学生。大多数学生表示当他们站在台下听国旗下讲话的时候,经常采取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而在台上演讲的学生也往往是长篇大话,言不由衷。   毋庸置疑,这不是仅存在于一所学校的偶然现象,考虑到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最起码反映了一部分中学生的心声和他们在国旗下讲话时的心理状态。一方面国旗下讲话人所讲的内容和自己内心的想法不一致,一方面听众表面归顺的情态与内心的情感不一致,这都是矛盾所在。在彼得·伯格《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这本书中,提到了戈夫曼的一个概念“角色距离”,其意思是不太认真地扮演角色,没有当真的意向,而另有秘而不宣的目的。每一种高压的情景都要产生这种的现象。戈夫曼的这个概念推而广之,用于外在角色和内心身份不一致的一切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