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兽绦虫病课件.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反刍兽绦虫病课件

反刍兽绦 虫 病 马: 裸头属——叶状裸头绦虫、大裸头绦虫(多见) 副裸头属——侏儒副裸头绦虫(少见) 反刍兽: 莫尼茨属——扩展莫尼茨绦虫、贝氏莫尼茨绦虫 曲子宫属——盖氏曲子宫绦虫 无卵黄腺属——中点无卵黄腺绦虫(绵羊、山羊) 中间宿主为地螨,幼虫为似囊尾蚴。 危害 裸头绦虫病对幼驹、犊牛和羔羊的危害十分严重,不仅影响幼畜的生长发育,甚至可导致死亡。 反刍兽的绦虫病主要是莫尼茨属的绦虫感染所致,其他两个属常与莫尼茨属混合感染,协同致病。 莫尼茨绦虫病 概 述 莫尼茨绦虫病是由莫尼茨属的绦虫寄生于反刍动物小肠中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对幼畜——羔羊和犊牛的危害尤其严重。 可影响幼畜生长、发育,严重感染时可导致死亡。 一、病原 扩展莫尼茨绦虫 贝氏莫尼茨绦虫. 二者均为大型绦虫,外观上不易区别。 头节小,近似球形,上有4个椭圆形吸盘,无顶突和小钩。 成节内有两组生殖器官,在节片两侧对称分布,卵巢(扇形分布)和卵黄腺(块状)在节片两侧构成花环状,将卵膜围在中间。 1、扩展莫尼茨绦虫 体长可达10米,最宽处1.6厘米,呈乳白色。 从成节向后,每个节片后缘有一行小圆囊泡状的节间腺,且范围大。 2、贝氏莫尼茨绦虫:体长可达6米,最宽处2.6厘米,呈黄白色。 节间腺为密集的小点状,分布在节片后缘的中央部分。长度为扩展莫尼茨绦虫节间腺长度的1/3。 虫卵的特征: 虫卵直径56-67微米,形状不一,呈近似三角形、圆形或近似方形,卵内有一个被梨形器包围的六钩蚴。 二、生 活 史 中间宿主 -----地螨(似囊尾蚴 ) 三、流行病学 1、分布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内蒙古和东北的牧区(农区也时有发生)。 几乎每年都有不少的羔羊和犊牛死于本病。 2、主要危害1.5—8个月大的羔羊和犊牛。 3、本病有明显季节性。北方多在5-8月为感染高峰。 3、本病的流行与地螨的习性有密切关系。 地螨喜温暖、潮湿,对干燥和日晒敏感。 (1)地螨在温暖、潮湿、阴暗而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数量较多;而在开阔、干燥的荒地及熟耕地里数量较少。 (2)地螨喜在黎明、黄昏或阴雨天气时爬出来活动和寻找食物,并经常爬到草叶上。此时放牧牛羊易吃到地螨。 (3)地螨体内的似囊尾蚴可随地螨过冬。故家畜在一开春放牧,即可被感染 四、致病作用 1、机械损伤 虫体大,大量寄生时,易造成肠阻塞、肠套叠、肠扭转,严重者导致肠破裂,而死亡。 2、夺取营养 影响幼畜的生长发育 3、毒素作用 虫体的代谢产物和分泌的毒性物质,可造成宿主的神经症状。 五、症 状 莫尼茨绦虫主要侵害幼畜。 成年家畜和轻微感染的幼畜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幼畜严重感染时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 初期①精神沉郁,食欲不振 ②下痢,粪便中有黏液、孕卵节片。 后期, ③贫血、消瘦。④有的病畜出现神经症状,如抽搐、震颤、回旋运动,头部后仰等。后期常因衰竭而卧地不起。 神经型的病羊往往以死亡告终。 六、病 变 尸体贫血(黏膜、肌肉苍白)、消瘦。 ① 胸、腹腔有多量不透明渗出液。 ②寄生部位的肠黏膜有炎症及小出血点。小肠腔内有虫体。 七、诊断 生前诊断: 1、粪便检查 在患病羔羊或犊牛粪球表面发现有黄白色孕节或碎片,形似煮熟的米粒,涂片镜检,发现特征性虫卵,可确诊。 还可用饱和盐水浮集法。 2、诊断性驱虫 若在感染初期,虫体未成熟时(无节片排出),可用药物做诊断性驱虫。 死后诊断 尸体剖检,发现虫体和相应的病变 + 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分析,即可确诊。 八、治疗 (1)硫双二氯酚:剂量为绵羊75-100mg/kg体重,牛50mg/kg体重,一次口服。 (2)氯硝柳胺(灭绦灵):剂量为绵羊75—80mg/kg体重,牛60—70mg/kg体重,制成10%水悬液灌服。 (3)丙硫咪唑:剂量为牛、羊10—20mg/kg体重,制成1%水悬液灌服。 (4)吡喹酮:剂量为10—15mg/kg体重。 九、预 防 (1)预防性驱虫 幼畜早春放牧后4—5周进行“成虫期前驱虫”,2—3周后再进行第二次驱虫。同时,由于成年牛、羊一般为带虫者,是重要的感染源,因此也应进行驱虫。 (2)消灭中间宿主 地螨在未耕种的荒地上,密度大。 污染的牧场空置两年后,或土地经过3-5年的耕作,地螨量可大大减少。 (3)避免在低洼湿地放牧;避免在清晨、黄昏和雨天放牧,以减少感染机会。 棘 球 蚴 病 (包 虫 病) 2001~2005年,全国31个省(区、市)共检查356629人,查出感染于人体的蠕虫26种(其中福建发现的东方次睾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