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行病学在药源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课件_1.ppt

药物流行病学在药源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课件_1.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物流行病学在药源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课件_1

第十九章 药物流行病学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所 ADR的定义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 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或人体的机能恢复期,药物在正常用量时发生的有害或非预期的反应”(WHO,1968)。 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过敏反应、继发反应、特异性遗传素质等。 (ADR监测管理试行办法 ,1999) 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s, DID):不仅包括药物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产生的不良反应,还包括由于超量、误服、错误应用以及不正常使用药物等情况而引起的疾病。 ADR的分类(1) 根据与剂量是否有关可将ADR分为 A类反应:与剂量有关,因而是可预期的,包括过度作用(over effect)、副作用(side effect)、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首剂反应(first-dose response)、继发反应(secondary reaction)、停药综合症(withdrawal syndrome)。 B类反应:与常规的药理作用无关,反应的发生与剂量也无关,因此难以预测。B类反应可进一步分为遗传药理学不良反应和变态反应。 ADR的分型(2) A型ADR:是由于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其特点是可以预测,通常与剂量有关,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发生率高,但死亡率低。通常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继发反应等。 B型ADR:是与正常的药理作用无关的一种异常反应,一般很难预测,常规毒理学筛选不能发现,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 C型ADR:一般在长期用药后出现,潜伏期较长,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难以预测。其发病机理:有些与癌症、畸胎的发病机理有关,有些机理不清,尚在探讨之中。 ADR的危害性 上世纪国外曾发生16起重大药害事件,累计死亡2万余人,伤残万余人。 美国近期一项meta分析表明,住院患者中6.7%发生严重ADR,0.32%为致死性ADR,由此推算全美国每年有220万住院病人发生严重ADR,10.6万人因此死亡,居住院病人死因的4-6位。 我国约有5000万-8000万残疾人,1/3为听力残疾,其致聋原因60%-80%与使用过氨基甙类抗生素有关。 定义 药物流行病学是应用流行病学的知识、方法和推理研究药物在人群中的效应(疗效和不良反应)及其利用。 药物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与药物有关的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以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Last 1988)。 药物流行病学是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中药物的利用及其效应的一门应用科学(中国,1995)。 二、研究内容 方法学研究 挑选和推荐经过科学评价的药品 上市后监测方法规范化与实用化 研制实用ADR因果关系判断程序图 研究处方者的决策因素 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用药进行重点研究 三、用途 提高上市前临床试验的质量 主要用于上市后研究 1. 补充上市前研究中未获得的信息 (1) 确定ADR发生率或是有效效益的频率; (2)了解药物对特殊的人群组的作用; (3)研究并发疾病和合并用药的影响; (4)比较并评价新药是否更优于其它常用药物。 三、用途 主要用于上市后研究 2. 获得上市前研究不可能得到的新信息 (1)发现罕见的或迟发的不良反应,并用流行病 学的方法和推理加以验证; (2)了解人群中药物利用的情况; (3)卫生经济学评价。 第二节 资料来源及收集 常规资料 生命统计资料 人口资料 死亡资料 疾病资料 有关机构收集的资料 药厂及药商拥有的资料 医院的资料 专题资料 第三节 基本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 分析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 1.病例报告 药物上市后引起罕见的不良反应,甚至DID的初次报道多来自医生的病例报告。 病例报告没有对照组,不能进行因果关系的确定; 一旦对某种药物的怀疑被公布,常引起医生和病人的过度报告,导致偏性结论; 对药物与常见或迟发的ADR或DID的联系,在个体水平很难探测,因此病例报告的作用较小。 Non-sedating antihistamine drugs and cardiac arrhythmias - biased risk estimates from spontaneous reporting systems? Table Results of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verall and before and after the regulatory action in 1998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