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安全与防护(用)课件
生物安全与防护 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性病艾滋病防治所 赵翠英 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法规与标准 1、《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 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3、《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配套文件 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5、《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 卫生部第45号令 2006年2月1日起施行 ——《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 卫生部第50号令 2006年8月15日起施行 一、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及管理 事故报告: 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构 在2小时内分别向承运单位的主管部门、护送人所在单位和保藏机构的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告。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 二、实验室的设立与管理 (二)实验室的设立 新建、改建、扩建三级、四级实验室或者生产、进口移动式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 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证书 有效期5年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 危害评估的主要方法 专家判断是危害评估的主要方法 危害评估是生物安全的精髓 相关领域的专家共同负责完成危害评估 专家要了解微生物的特性、所用仪器设备和操作步骤、动物模型和可用的隔离设备设施 微生物划分为4类 3、?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4、???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生物安全防护评估 生物安全防护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道屏障。 各级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分为四级,一级最低,四级最高。不同级别生物安全防护对三道屏障的要求标准不一样。 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通过三道屏障: 第一:生物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装置; 第二:实验室设施。实验室特殊设计和建设要求; 第三:实验室管理制度(软件部分)。包括标准化操作程序和严格实验室管理。 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达到三个目的: 确保操作生物危险因子的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的伤害---人 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环境 确保实验因子保持原有本性(不受污染)---物 第一道屏障( Safety Equipment- Primary Barriers) 2、消毒装置: 应设置实施各种消毒方法的设施,如高压灭菌锅、化学消毒装置等对废弃物进行处理 3、应设置洗眼装置。 4、防护衣: 在实验室中应穿着工作服或罩衫等防护服。离开实验室时,防护服必须脱下并留在实验室内。不得穿着外出,更不能携带回家。用过的工作服应先在实验室中消毒,然后统一洗涤或丢弃。 第二道屏障(Laboratory Facilities -Secondary Barriers) 3、台表面要求:实验台表面应不透水,耐腐蚀、耐热。实验室中的家具应牢固。为易于清洁,各种家具和设备之间应保持一定间隙。应有专门放置生物废弃物容器的台(架)。 Class I 生物安全柜 可开启前窗在负压下操作 表面风速在0.38m/s 排出的气体经HEPA 过滤 保护操作人员和环境 适用于要求生物安全等级 1、2、3的工作 适用于样品不需保护的 实验工作 Class II 生物安全柜 Class II 生物安全柜 Class II生物安全柜 操作人员培训要求 涉及危险微生物菌毒种操作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外来合作者、进修和学习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及其岗位之前经过书面批准; 上述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受过专业教育的技术人员,有档案(学历证书)记录; 工作人员在独立进行工作前进行上岗培训并有培训记录以及合格证明; 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被告知实验室工作的潜在危险并接受实验室安全教育,自愿从事实验室工作并有书面知情同意书。 五、艾滋病实验室操作注意事项 尽力减少利器的使用 利器包括注射器、针头、刀片、玻璃制品、载玻片等,它们在接触传染性材料后非常危险,应用时需特别小心。如果有可能最好不要在HIV实验室使用这些利器或使用替代品,如塑料移液管。 严格而又不断更新的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产业图谱】2024年山西省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全景图谱(附各地区重点产业、产业体系布局、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等).docx VIP
- 学校物业服务工作目标.docx VIP
- CreoElementsDirect18.1Modeling.PDF VIP
- 学习医疗卫生系统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案例心得体会及研讨发言.pdf VIP
- 三维机织物织造方法研究——三维多剑杆织机研制及其控制.pdf VIP
- 酒店安全培训app课件.pptx VIP
- 机动车排放定期检验规范培训考核试题(含答案).pdf VIP
- 心脏泵血血液循环.ppt VIP
- 7月党小组召开党纪学习警示教育大会会议记录(三会一课).docx VIP
- 市政巡查培训考试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