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史纪事本末》的史源、作者及其编纂水平(丰兆校订版)1
徐泓,2004.03,〈《明史紀事本末》的史源、作者及其編纂水平〉,《史學史研究》,2004年第1期,頁62-71。
《明史紀事本末》的史源、作者及其編纂水平
徐 泓
東吳大學歷史系
一、前言
在有關明代史的典籍中,《明史紀事本末》是一部得到學者高度評價的經典之作,《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讚它:「排比纂次,詳略得中,首尾秩然,於一代事實極為淹貫。」 在中國史學史上,是紀事本末體臻於完善之作。 在明代史研究上,是一部經常被當作原始資料運用之作。因為在此之前的紀事本末,都是根據現有的史書編輯而成的,如《通鑑紀事本末》是依《通鑑》改編成的,史料價值不高;而《明史紀事本末》成書於順治十五年(1658),在乾隆四年(1739)官修《明史》成書之前七十三年,其於史料之取捨及評論史事之觀點,不少與《明史》有出入之處,史料價值頗高。因此,被近代史家認為是一部「可以與《明史》互為補充」,「是最有用和最可靠的有關明史的早期著作之一」。出版以來,三百多年間,一直被史學界認為是「研究明代史事的基本史籍之一」。
《明史紀事本末》的優點,是它能在明代近三百年千頭萬緒的史事中,提綱挈領,疏而不漏地選取八十個專題,記載明代重大史事,包括了政治、軍事及典章制度的基本內容,涉及漕運、河工、礦監、稅使等與國計民生攸關的問題。近年來因參加「明代典籍研讀會」,重讀《明史紀事本末》,首先仔細校讀〈開國規模〉,寫成〈《明史紀事本末.開國規模》校讀:兼論其史源運用與選材標準〉、〈《明史紀事本末.嚴嵩用事》校讀:兼論其史源運用及其選材標準〉及〈《明史紀事本末.南宮復辟》校讀:兼論其史源運用及其選材標準〉,引起研讀會同仁們的興趣,已完成〈太子監國〉、〈江陵柄政〉、〈沿海倭亂〉、〈平定東南〉、〈東林黨議〉、〈安南叛服〉、〈王振用事〉、〈礦稅之弊〉、〈崇禎治亂〉、〈魏忠賢亂政〉、〈河漕轉運〉、〈平浙閩盜〉、〈平南贛盜〉、〈平鄖陽盜〉、〈平山東盜〉、〈俺答封貢〉、〈更定祀典〉、〈平徐鴻儒〉、〈平河北盜〉等篇的校讀。
過去讀《明史紀事本末》用的是商務印書館的《國學基本叢書》本,字小而模糊,讀起來甚為費力。 後得王戎笙教授贈北京中華書局於一九七七年出版的新點校本,字大清晰,版面清爽,又有新式標點,讀起來倍感愉快。 新點校本的點校工作,是由河北師範學院歷史系擔任的,對於點校的過程,他們在〈出版說明〉中作了清楚的說明:
這次點校,《明史紀事本末》以順治十五年(一六五八年)築益堂本為底本,.......谷書八十卷,曾與《四庫全書》文津閣本、江西書局本、廣雅書局本、崇德堂本、思賢書局本互校,擇善而從。此外還參考《明實錄》、《鴻猷錄》、《續藏書》、《國榷》、《石匱書後集》、《明史》、《明通鑑》、《明紀》等書,作了一些訂正,改動原文之處,用方圓括號表示增刪,并加了校注。為了便于檢查,紀年下附注了干支、公元。
河北師範學院歷史系點校工作是以谷應泰的築益堂原刻本為底本,參考了其他四種版本,且以《明實錄》等明代基礎典籍相校,堪稱《明史紀事本末》流通的各種版本中的最善本;因此,以新點校本為校讀的底本。
我們的校讀工作,除以中華書局新點校《明史紀事本末》為底本,參考《國學基本叢書簡編》本、《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和最近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廣雅書局校刻本外,並從《明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史語所校勘本,1962、談遷《國榷》台北:鼎文書局影印中華書局點校本、高岱《鴻猷錄》台北:藝文印書館《百部叢書集成》影印萬曆沈節甫輯陳于廷刊《紀錄彙編》本、張岱《石匱書》《續修四庫全書》影印南京圖書館藏稿本薛應旂《憲章錄》成都:巴蜀書社《中國野史集成》本、朱國楨《皇明大事記》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崇禎間原刊本,1984、朱國楨《皇明大政記》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崇禎間原刊本,1984、譚希思《明大政纂要》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崇禎間原刊本,1986、陳建《皇明通紀集要》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明刊本,1985等明代史籍及筆記小說找尋史源。逐條校讀文本,註出其可能的史源,並以史源校正文本之訛誤。以校注結果,指出因作者運用史源的疏忽,而導致文本的錯誤與疏漏,藉以評估作者的編纂水平與史學。這次的報告主要依據過去校讀的《明史紀事本末?開國規模?嚴嵩用事?南宮復辟》,參考明代典籍研讀會同仁的成果,試論《明史紀事本末》的主要史源、作者及編纂問題。
二、主要史源
《明史紀事本末》的史源,學者過去多認為是來自谷應泰同時代的張岱的《石匱書》、《石匱書後集》與談遷的《國榷》及嘉靖年間高岱的《鴻猷錄》等書。據李光璧的研究,《鴻猷錄》採紀事本末體,其體例與《明史紀事本末》相同,且其篇目和內容方面與《鴻猷錄》多有因襲之處﹔應是《明史紀事本末》直接參考的祖本,殆無疑問。《石匱書後集》記晚明史事,為紀傳體,是張岱利用谷應泰家藏的祟禎十七年邸報寫成的。《石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