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重大网院语音答疑薄膜结构的施工主讲人李栋
焊接 热合强度检测 插入节点 安装 风力大于三级或气温低于4度时,不宜进行膜单元安装。 ★ 竣工验收 外观检查 膜面应无明显污渍、串色现象,无破损、划伤;表面无积水凹坑,基本无褶皱。 排水防水检查 可采用自然或人工淋水实验检查排水是否顺畅。 文件记录检查 1)结构施工图、竣工图和设计变更文件。 2)有关材料的质量证书和试验报告。 3)所有构件的制作过程质检记录。 ★ 维修保养 竣工后的第3、6、12个月,施工单位应对工程进行常规检查,包括必要的预应力补强和零部件加固。 膜结构应定期清洗,并且选用专用清洗剂。 膜结构应定期检查:膜面是否出现较大变形,是否存在较大的预张力损失,膜面是否存在局部撕裂和涂层剥落现象,是否排水通畅等。 在强降雪地区,应有必要的融雪、排雪应急措施。 4 薄膜结构施工案例 威海体育场膜结构设计施工案例 1. 工程简介 威海体育场占地面积约40000m2,可容纳观众3万人。看台为钢混框架结构,看台挑蓬为张拉式膜结构。 体育场看台挑篷由34个连在一起的形状渐变的单桅杆伞形膜结构单元组成。 挑篷水平投影呈椭圆形,外围轮廓尺寸237×209m,内环尺寸205×143m,覆盖面积约25000m2。 挑篷整体呈马鞍形分布,东西(椭圆短轴方向)两端高,南北(椭圆长轴方向)两端低。最高处桅杆顶标高40m,最低处桅杆顶标高23m。 膜单元由桅杆、脊索、谷索、边索和薄膜等构件组成。 中央内环是由椭圆柱面和鞍形曲面相交形成的空间曲线,从受力上看属浮动拉环,它是连接各膜单元协同工作的重要构件,直接关系到整个全张拉体系的成形。 2 两项主要技术措施: 将中央内环设计为圆钢管劲性拉环 按照国外一些已建成结构的做法,中央内环多采用柔性拉索体系。但是考虑到国内在索结构方面的施工经验远不如钢结构丰富,且采用钢结构将为灯光、音响、马道等附属设备在内环上的安装带来方便。所以本设计采用大直径圆钢管作为中央内环。尽管圆钢管的刚度要比索大得多,但对于如此大的尺度而言(总长550m),内环仍然是相当柔性的,因此称之为“劲性拉环”。 增加了一套完全独立于膜单元的拉索体系 在每个桅杆的顶端还设有三根拉索,其中两根与看台相连,一根与中央内环相连;另外设环向拉索将34根桅杆的顶点连成一体。 3. 节点设计 (3)避免节点连接部位的膜材出现应力集中 连接处的钢构件不得有毛刺、尖角; 在接触面处设置膜衬垫; 必要时还应对节点附近的膜材进行局部加强。 (1)结构强度要求 不先于主体材料和构件破坏。 (2)对结构大变形的适应能力 释放由于大变形所引发的附加应力作用。 (5)施工张拉要求 应保证预张力施加点处的节点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且便于机具操作。 还应考虑结构安装偏差与二次张拉的可能性,使某些节点部位具有一定的可调节性。 (4)对节点的防水防腐处理 节点连接件宜选用不锈钢或铝材,对钢构件必须做镀锌或涂装处理。 膜节点自身也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一般可通过在节点上面增加一层覆盖膜来解决。 内环连接节点 膜顶部节点 膜顶部节点 混凝土梁端部连接节点 4. 施工安装 本工程施工的主要难点在于: ① 中央内环的现场成形和吊装就位; ② 由于拉索的预张力与中央内环的形状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对内环与前后拉索的初始预张力进行监控,以保证整个结构体系按要求成形。 (1)中央内环的地面组对拼装 内环在工厂预制后,分段运至施工现场,在设计的提升点依设计线形搭设拼装胎架,对内环钢管组对拼装焊接成形。 (2)桅杆安装 在地面进行桅杆钢管的组对拼装和桅杆顶端的索头连接,然后对桅杆进行单点提升,将桅杆底端与支座销接;将后拉索牵拉至看台混凝土斜梁的锚固点上,与固定耳板进行销接固定;前索用缆风绳固定,并将桅杆间的环向拉索销接,以保证桅杆的稳定性。 (3)内环的垂直整体提升、就位 首先在场地内沿内环搭设了18个近30m高的独立塔架提升平台,然后将18台牵引力为600kN的YC60型连续提升千斤顶分别安放在提升平台架顶部,利用垂直吊索对内环进行同步垂直牵引提升。 在提升至设计安装高度以上约200mm时,逐一安装前拉索和下拉索,全部完成后,千斤顶同步回落,使钢管环梁自然绷紧;为了保证内环梁的形状准确,必要时可对长轴端部的下拉索微调。 (1) (2) 为保证内环整体提升的同步性,避免内环钢管的变形过大,施工中将相邻提升点的不同步性控制在50mm以内。 按照这一标准对内环的整体提升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某一提升点发生较大位移时,垂直吊索的拉力由理想状态的146kN增加到不同步位移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