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外研究生英语文化意识培养
公外研究生英语文化意识培养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成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因此,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而且不同的语言又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英语教学必须导入目标语的文化并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关键词】文化导入;目标语;差异;跨文化意识;公外研究生 每次走进公外研究生教室,和同学们互相问好的时候,总是会听到他们特别“自然”的“Good Morning,teacher.”;和外教交谈时,也听他们说起中国学生打招呼总说“Have you eaten?”“Where are you going?”等等这类“汉语思维+英文词汇+英语语法”的对话。在中国人看来很普通的问候,如果被问者是母语为英语的人,往往会造成交际上的误解和障碍。 公外研究生同学们在平时学习中,尤其是在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过程中,几乎忽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导致在英语的理解和运用方面缺乏自觉性和系统性,文化冲突不可避免。在国际间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目标语的文化导入已势在必行。 一、公外研究生英语教学中为什么要进行目标语的文化导入 公外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导入目标语文化,是因为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性的联系,而不同语言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1.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Sapir)说:“文化是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语言是思想的具体形成。”语言作为交流思维的重要工具,它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并且反映该民族的信仰和情感。而文化的范围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层次:(1)物质文化,它是通过人们制作的各种实物产品表现出来的;(2)制度、习俗文化,它是通过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表现出来的;(3)精神文化,它是通过人们思维活动所形成的方式和产品表现出来的。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人们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应该习得这一民族的文化,包括其文化内容和文化传统。文化的发展,能够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发展;同样,语言的发达和丰富,也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因此,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词汇作为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除一部分核心词汇外,大部分词汇都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词汇家庭中还有一部分特殊的成员,如习语,包括成语、典故、谚语等,更是与该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如:望子成龙(long to see one’s son succeed in life);穷得像乞丐(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水底捞月(fishing in the air)等等。 2.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文化差异 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民族的文化自然会迥然不同。这种文化形态上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呈现在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上。比如说,莎翁有一名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句中的“summer’s day”如何理解?英国人所谓“summer’s day”其实是令人惬意,堪于“小阳春”似的天气,因此,“summer’s day”在英国人心中的联想意义是美好的。但对于生活在以“火炉”著称的重庆人或者武汉人或者南京人来说,“夏日”就意味“烧烤”。所以朱光潜先生曾精辟地指出:“英文中shepherd,sea,castle,nightingale等词对于英国人具有较为丰富的联想意义,对中国人则不然。同理,中文中的‘风’、‘月’、‘江’、‘潮’、‘梅’、‘松’等词对于中国人所引起的联想和情趣,也会令西方人感到茫然。”难怪当中国人毫不留情地“痛打落水狗”时,西方人的同情心会油然而生。 这里再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有一位从美国来任教的女教师,在参加完“英语角”活动回来后,极为不悦,说:“我好像去了一次海关或警察局,因为他们老是问我:‘你叫什么名字?’(What’s your name?)‘你几岁?’(How old are you?)‘你有几个孩子?’(How many children do your have?)‘你丈夫是干什么的?’(What does your husband do?)‘你在中国挣多少钱?’(How much do you earn in China?)”这些寒暄的套语,在中国无可厚非,但对西方人,这种无意识的探隐问私的交谈方式未免给人留下粗鲁无理的印象。在西方,随便问一个人的年龄、工资、婚姻、宗教信仰等情况,都是不能为人所接受。 有人把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文化错误”归分为四大类型:(1)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是不适当的。如称呼外国人直接叫他们的姓,而不加任何头衔;把“Where are you going?”这样的问题误当作问候等等。(2)在文化习俗上不可接受。如中国人邀请外国朋友到家做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至2030中国宫颈癌疫苗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docx VIP
- 2025至2030汽车防爆膜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docx VIP
- 2025至2030热熔线标涂料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报告.docx VIP
- 2021年禁毒社工招聘考试试题.doc VIP
- 医院病理技师礼仪与病理诊断.pptx VIP
- 2021年度禁毒社工招聘考试试题.doc VIP
- 《十二公民》剧本.docx VIP
- 五年级上册书法课件-8.口字旁 见字旁|人美版.ppt VIP
- 《医学信息学概论》管理.pptx VIP
- 考研真题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883化工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