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籍中陨石记载.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籍中陨石记载

中国古籍中陨石记载   中国历史悠久,保留着丰富的古籍文献,其中有许多关于石陨石雨和铁陨石雨的记载,多项记载都是世界上的第一次。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对星空抱有极大的好奇与敬畏之心。神奇的天外来客——陨石,在人类与宇宙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很早就引起了先民们的兴趣和关注。上下五千年,先民们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陨石记录,它们在古代天象记录中自成华章,弥足珍贵。   夏商周:世界最早的陨石记录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天文台高级顾问欧阳自远向记者指出,中国历史悠久,古代有过多次关于石陨石雨和铁陨石雨的记载。其中有多项记载都占据了世界第一的位置。战国时代的史籍《竹书记年》记载:“帝癸十年(公元前1809年,夏代),五星错行,夜中陨星如雨。”这是世界上有关石陨石雨的第一次记载。   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组织了《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的收集、整理、编纂工作,全面梳理总结了历代正史、地方志中的天象记事。有来自全国学术界的许多专家学者参与了这一工作。欧阳自远先生是《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中“陨石记录”部分的主要编纂者。欧阳先生说:“这部巨著从古至今,每个朝代皆有记录,有多项记录都被学术界公认为世界首次。”值得一提的是,结合这次整理工作,他们还对中国古代的地方志进行了系统的著录,产生了《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这样用途广泛、影响深远的学术巨制。   在《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中,有多条商周之前的陨石或陨石雨记录。如夏禹八年夏六月“雨金于夏邑”,其时代约为公元前21世纪;夏禹时,“天雨金三日”;商纣时,“天雨石,大如瓮”;周成王三十四年,“雨金于成阳”,时代约为公元前11世纪。这些记载都是世界上有文字可考的最早一批陨石记录。   不过,这一时期的记录,过于言简意赅,所谓的“雨金”是铁陨石或铁陨石雨,难以分辨。董锐的《七国考》卷十三上记载有:“秦献公十七年(公元前368年),栎阳雨金。”欧阳自远认为,这是世界上有关铁陨石雨的第一次确切记载。   鲁僖公十六年正月戊申日,“陨石于宋,五。”这条记录有确切日期,???公元前645年12月24日;有较确切的地点——宋国;有陨石的数量——五块。欧阳自远认为,这条记录的可信度较高。   关于商周以前的中国陨石记录,欧阳自远总结道,这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一批陨石历史记录。其它国家的记载,或不如其齐全,或不及其古老。   而尤其值得大书特书的是,“陨星”的说法已经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历史记录中,说明中国古人承认陨石是来自天外的星体。欧阳自远赞誉道:“这是了不起的科学认识,既符合科学,也很超前。在欧洲,直到18世纪,法国科学院关于陨石的解释,仍然是雷击地面,飞溅起的石头重新落回地面。”   欧洲天文学界长期受到古希腊流传下来的“水晶天球”学说影响。例如亚里士多德等人都认为,地球以外的“月上天”,是由与地面截然不同的物质“以太”所构成的,完美无缺,不会腐朽。是不是这样的观点影响了欧洲科学界对陨石的认识呢?   汉代以后:细致的科学描述   在古代陨石记录中,不乏离奇、违背科学的记述。例如,有一条著名的记载,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21年),有陨石落于东郡,石上有一条预言:“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派遣官吏进行了调查,认为是周围的百姓在陨石落地后所刻,屠杀了很多人,销毁了这块陨石。还有一些记载,说“雨金”,而落地化为石;或者说落下了“绿石”。欧阳自远认为,这些记载的科学性和可信度都不高,落地化为石的,实际上本来就是石陨石。   但是对汉代以后的陨石记载,欧阳白远认为,它们普遍有关于陨石降落过程的细致描述,例如有“光耀雷声”,其科学价值大大超过了前一时期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关于陨石降落过程的科学描述。例如公元前89年3月9日,汉武帝时期,“雍县无云,如雷者三,或如虹气仓皇,若飞鸟集械阳宫南,声闻四百里。陨石二,黑如黳。”   陨石进人大气层时,平均陨落速度可高达25千米/秒以上,与大气剧烈地摩擦撞击,所以会出现强烈的闪光和巨大的声响。这些“光耀雷声”的记载,完全符合现代科学对陨石降落过程的认识。而落地之后,陨石呈黑色,这正是陨石经历降落过程的高温燃烧后表面形成薄薄的一层黑色熔壳。   这一时期的陨石记录中还出现了对陨石降落的精彩的全过程描述。如,后赵石勒时(公元330年~333年),“星陨于邺东北六十里,初赤黑黄云如幕,长数十匹,交错,声如雷震,坠地气热如火,尘起连天。时有耕者往视之,土犹然沸,见有一石方尺余,青色而轻,击之,音如磬。”其中既有降落过程中“赤黑黄云如幕,长数十匹”的陨落云迹,又有“声如雷震”的声音现象,还有“坠地气热如火,尘起连天”的触地现象,最后还有对于陨落的陨石的详细描述,包括了其大小、颜色、声音等各方面。并有地面受陨石撞击后发生形变,如同水沸腾之象的描述。   有些记载中还出现了气味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