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下水道城市良心拷问
下水道城市良心拷问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这是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在《悲惨世界》里写下的名句。而在一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中国的众多城市正在遭受“城市良心”的拷问。 七八月间,对包括北京在内的华北地区来说,正是降雨比较集中的时期,而北京这座以干旱著称的城市,一年内的降水分配十分不均匀,一般七、八两月的降雨占到全年降水量的60%左右,且时常集中在主汛期的几场大暴雨。 但是今年,北京的几场大暴雨来得过于集中和猛烈。7月21日的暴雨,更是成了很多北京市民一个灾难性的记忆。近20小时持续不断的强降雨,使北京主城区广渠门桥、莲花桥等多处低洼路段立即成湖,最深处水位达到4米左右。 房山、丰台、通州等郊区发生山洪,126处村庄受淹,5200多群众被困,官方宣布的数据显示共导致77人遇难。 其实,7月以来,遭受城市涝灾的并不仅仅只有北京,还包括上海、武汉、广州、天津、重庆等在内的多个大城市都在暴雨中上演了家门口“看海”的一幕,甚至包括气候更为干旱的山西太原。 尽管北京市“7·21”特大暴雨之后的连续几日暴雨预警最后都是“虚惊一场”。不过,由于防洪涝基础设施的薄弱,洪涝灾害的威胁依旧高悬在这个现代化都市上空。 根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信息,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北方及南方的很多地区,依旧将面临着大到暴雨的考验。而我们无法忽视的一个事实是,“家门口看海”的新闻,几乎年年都有。1993年深圳遭遇特大暴雨袭击,导致城区许多地方被淹,经济损失达14亿元人民币。2007年6月,一场大雨令深圳蛇口海上世界地下广场变成汪洋,众店铺被大水淹没。2008年6月,深圳一场暴雨共致7人死亡、3人失踪,500余处不同程度的内涝或水浸、近100处边坡出现滑坡险情、70多间房屋倒塌、受影响人数近百万,直接经济损失约5亿元……城市涝灾,已经成为现代化都市之殇,它一次又一次地拷问着这些城市的“良心”。 规划管理不到位,埋下涝灾隐患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方创琳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一些城市在内,我??城市在大雨天发生涝灾主要是下水道系统不畅所致。 “这主要是我们的下水道排水系统规划不到位、工程布局不合理以及体系不完善造成的,在规划建设时,我们的很多城市尤其是像北京等一些北方的城市,下水道的设置标准比较低,基本都是3~5年一遇(大暴雨)的标准,有很多还是1年一遇的标准。”方创林说, 北京排水集团称,京城有90余座下凹式立交桥只能靠雨水泵站进行抽水,而市区的桥区排水管道只按照1~3年一遇的大雨而建,最多只能适应每小时36毫米至45毫米的降雨。对特大暴雨而言,排水泵站不能完全胜任。 在广州,尽管现在市区的下水道已经蜿蜒6000余公里,但是83%的管网只有1年一遇排水标准(即抵御50毫米/小时的短时强降雨),达2年一遇标准的排水管网不足一成。 “其实不仅仅是北京和广州,我国很多城市下水道管网规划建设标准较低是普遍现象,因此遇到大级别暴雨就会导致城市涝灾,在遇到50年一遇、100年、200年一遇的暴雨时,问题就会变得更为严重。”方创琳表示。 其次,一些城市的涝灾与下水道排水系统的不当管理也有很大的关系。方创琳说,很多城市,由于长时间没有下过大级别的暴雨,导致相关管理人员就出现了麻痹大意、警惕放松的思想,一些下水道排水系统被挪作他用,另外一些下水道系统就是平时发生了堵塞或者损坏,也没有及时得到修理。这样的局面下,一旦突下暴雨,城市就会完全陷入被动。以北京市为例,由于北京地区多年未发生流域性洪水,城建管理部门重地上、轻地下,防洪涝意识薄弱,导致排水设施投入严重不足,管网建设滞后。 城市不当扩张扩大涝灾威胁 现在很多城市出现涝灾与城市的不当扩张与发展也有很大的关系。方创琳也表示,目前在中国,很多城市已经“今非昔比”。例如半个多世纪前的老广州,不仅城市功能、容量无法与现今相比,而且,城市的“水环境”和基本排渗水格局也与现在有很大的区别。那时,城市地面的水泥化程度不高,大量雨水可被地表吸收下渗。而如今,整座城市都几乎处于硬化地面的包裹中,特别是中心城区,地面几乎丧失了吸渗雨功能,雨水主要靠排水管网排泄,因此,只要是稍微大一些的雨水,便可能在城区汇聚成河。 包裹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型城市在内,基本上也是这样的状况。 我国的一些城市虽然现有的排水系统与几十年以前的城市状况基本匹配,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扩张,其原有排水系统所承受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由于没有及时进行管网的升级改造,因此留下了很多隐患。另外,不断出现的新的开发区域给原有的排水系统造成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这使得很多城市现有的排水系统越来越脆弱。 城市扩张对一个城市原有的天然洪涝调节系统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