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抢救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用抢救技术)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 少数病人考虑经费问题,不愿使用。 我们就实事求是地向他们解释,虽然留置针每一个 的价格高于普通头皮钢针。 但根据我科药物使用特点,普通输液器每日使用数个,成本反而高于留置针,而且使用留置针可减少穿刺次数,减少患者痛苦,从而使患者消除费用顾虑,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要求使用。 针对经费问题做好解释工作 谢谢大家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碰到有极少数病人认为针头留置在血管内是异物,而不愿使用。 例如: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高级知识分子,她提出留置针保留在血管内,是异物,对血管有刺激,拒绝使用,开始时我向她介绍留置针的材质,使用后方便,减少痛苦等优点,她仍不愿接受。 入院前几天每天都行常规头皮钢针静脉穿刺,因年龄较大,65岁以是女性患者血管穿刺有一定难度,加上卧床时间长,每日使用甘露醇Q6小时,凌晨2时必须重新穿刺 消除极少数病人的模糊认识 谢谢大家 影响病人睡眠,反复穿刺增加痛苦,此时,我又重新做她的思想工作,介绍同室另一病人使用留置针的情况,她也着实感受到留置针方便、舒适、晚上用药不需要重新穿刺,按时用药既保证治疗又不影响病人及家属休息。 当时她只是为了减少穿刺次数而接受了留置针,但一经使用,第一次穿刺就保留了5天,使她因反复穿刺造成的淤血点都吸收了,穿刺损伤的血管也得到修复,穿刺处无红肿,夜间治疗不影响休息,最后让这位病人信服。 谢谢大家 病人感觉医学发达,有新材料留置针使用可真好。并要求再次使用,一直到治愈出院。 通过多例临床事例,的确消除了极少数病友的模糊认识,使他们尝试到了留置针的好处,从而主动要求使用。 谢谢大家 由于疾病原因,病人燥动不安。 不配合治疗或昏迷病人需定时翻身者,使用普通头皮钢针易造成液体外漏,且不便于护理,使用留置针不仅消除了液体外漏现象而且还能保证定时用药,或进行治疗,便于更换体位无后顾之忧。 烦躁,昏迷病人家属要求使用留置针 谢谢大家 根据我们的经验和体会,引进一项新技术、新仪器、新设备,首先必须得到领导层的认可,我院主管医疗护理设备的领导非常支持我们使用新式护理工具。 在物质供应方面做我们的后盾,所以开发领导层对推广普及静脉留置针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开发领导层观念的更新是确保静脉留置针 在临床应用的必要条件 谢谢大家 总之通过近一年半的临床实践,我科全体护士充分认识到使用静脉留置针给治疗护理工作和病人带来的好处:静脉炎的发生率大大降低,起到了保证病人按时间用药,减少反复穿刺对血管的损伤,从而达到保护血管的作用,提高了治疗效果,病人易于接受。真正达到了方便快捷,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促进了护理人员与病人更好的交流。同时提高了护理治疗质量。 相信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治疗中将会得到广泛应用。BD公司 将会不断推出新产品,我们的服务将会让病人更满意。 谢谢大家 5.头罩法 ㈤供氧的方法 谢谢大家 6.氧气帐法 ㈤供氧的方法 谢谢大家 主要步骤 单 侧 鼻 导 管 给 氧 法 装表 ↓ 给氧 ↓ 停氧 谢谢大家 放气 如何装表 单 侧 鼻 导 管 给 氧 法 吹尘 ↓ 装表 ↓ 接瓶 ↓ 检查 湿化瓶内溶液种类、量 一般情况:冷开水或蒸馏 急性肺水肿:20-30%乙醇 量:1/3-1/2满 谢谢大家 如何插管 单 侧 鼻 导 管 给 氧 法 清洁鼻腔 ↓ 连接导管 ↓ 调节流量 清洁鼻孔 接管 调流量 轻度缺氧:1-2/ min 中度缺氧:2-4/ min 重度缺氧:4-6/ min 谢谢大家 如何插管 单 侧 鼻 导 管 给 氧 法 清洁鼻腔 ↓ 连接导管 ↓ 调节流量 ↓ 比量湿润 ↓ 插管固定 湿润 量长度 固定 为何要先调节流量后插管 谢谢大家 交待注意事项、整理 单 侧 鼻 导 管 给 氧 法 如何交待 1.不要自己调节流量 2.注意用氧安全 3.注意保持用氧效果 谢谢大家 记录 记录卡 姓名 张灵 性别 男 年龄 42岁 病区 呼吸内科 床号 18 住院号 1778 单 侧 鼻 导 管 给 氧 法 如何记录 开始吸氧 停止吸氧 日期 时间 流量 签名 日期 时间 签名 4-19 14:30 3L/min 李丽 谢谢大家 分离鼻导管 调节流量 连接鼻导管 记录 记录卡 姓名 张灵 性别 男 年龄 42岁 病区 呼吸内科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