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耳炎的并发症.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脓性耳炎的并发症

化脓性中耳炎的并发症 概念:化脓性中耳炎引起的颅内外并发症称为耳源性并发症(otogenic complications),由于解剖位置特殊,这些并发症常危及生命,是耳鼻咽喉科危重急症之一。 一、颅外并发症 (一)耳后骨膜下脓肿 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急性发作或急性融合性乳突炎时,乳突腔内蓄积的脓液经乳突外侧骨板溃破区流入并聚积于耳后骨膜下方,形成耳后骨膜下脓肿(postauricular subperiosteal abscess)。耳后骨膜下脓肿是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较常见的并发症,以高热、耳后红肿热痛、全身不适为特点,儿童患者尤为明显。 耳后骨膜下脓肿属于中医之“耳根毒(infection behind ear)”范畴。 【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脓耳肝胆三焦火毒炽盛,或治疗不当,脓液引流不畅,邪毒困结于耳窍,致邪毒蕴积,灼腐耳后完骨,致血肉腐败,聚为痈肿。 【临床表现】 1.症状 耳后疼痛,患耳有流脓史,发病前耳流脓减少或增多。可伴有同侧头痛及发热等全身症状。 2.体征 耳后红肿,压痛明显,耳壳被推向前外方,骨膜未穿破者,耳后沟存在,触诊时波动感不明显,骨膜已穿破者,触诊时可有波动感;外耳道有脓液,鼓膜松弛部穿孔或紧张部后上方穿孔,可见息肉,肉芽或胆脂瘤。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根据患者有耳流脓病史及耳后红肿热痛的症状和体征,可以明确诊断,并可行脓肿诊断性穿刺。 2.鉴别诊断 外耳道疖:外耳道疖引起之耳后肿胀耳后沟消失,拉触耳郭时疼痛明显,鼓膜无穿孔,听力减退不明显,乳突X线照片示乳突正常。 【治疗】 1.中医治疗 (1)辨证治疗 局部症状:脓耳耳内流脓,耳内及耳后疼痛。 全身症状:发热、头痛、口干,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燥,脉数。 局部检查:耳后红肿压痛,甚则肿起处变软,穿溃流脓。 治法:泻火解毒,祛瘀排脓。 代表方:五味消毒饮合龙胆泻肝汤。 基本处方:龙胆草10g,黄芩15g,山栀子10g,柴胡10g,皂角刺10g,穿山甲10g,金银花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车前草15g,泽泻12g,甘草5g。 加减:脓肿已溃,脓量多,去皂角刺、穿山甲,加桔梗10g、生薏仁20g以排脓。溃口经久不愈者,宜补益气血,托里排脓祛腐生肌,用托里消毒散加减。 (2)其他中医治疗 耳后红肿未成脓者,可用如意金黄散或紫金锭调敷患处。 2.西医治疗 以抗感染、排脓和清除病灶为原则。全身治疗应用抗生素,局部行乳突手术。并发于急性中耳乳突炎者,须作乳突根治术或乳突改良根治术。 (二)耳源性面瘫 面瘫是面神经瘫痪之简称。由于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引起面神经的损伤,出现口眼喎斜,使部分面部肌肉瘫痪,随意运动消失,称耳源性面瘫(otogenic facial palsy)。中耳、乳突、内耳手术,中耳癌肿及颞骨骨折等造成的面瘫,也属耳源性面瘫。 化脓性中耳炎引起的面瘫以耳流脓伴有口眼喎斜为特点。面瘫发生于急性中耳炎者较少,约0.5%,由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所致者约占1.7%。自从使用抗生素治疗后,耳部急性炎症日渐减少,由急性中耳炎引起者也渐减少。 化脓性中耳炎合并面神经瘫痪属中医“脓耳口眼喎斜(otogenic deviated eyes and mouth)”范围。 【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发生面瘫者较少,多因充血、肿胀或毒素侵及面神经所致,面神经骨管有先天性骨质缺损者尤易受侵。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并发面瘫者,多因胆脂瘤破坏面神经管,神经受压所致,亦可因面神经管受骨疡侵蚀,肉芽组织包裹,压迫面神经而致。 【病理】 炎症侵及面神经者,多见面神经鞘膜水肿,鞘膜与神经束之间有液体渗出,白细胞浸润。神经纤维间隙水肿,神经节细胞增大。胆脂瘤压迫性损伤者,常见神经鞘膜萎缩变薄,神经纤维减少,神经节细胞退缩。 【中医病因病机】 脓耳失治,邪毒潜伏于里,灼腐肌膜、骨质,侵入于耳部脉络,致使脉络闭塞,溃坏,致肌肤失于滋养,肌肉萎僻,运动无力,以至出现口眼喎斜之症。 【临床表现】 1.症状 耳内流脓,口眼喎斜。 2.体征 除有骨疡型或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中耳改变外,伴患侧口角喎斜,牵向健侧,口津时时外流,不能自收,人中沟偏歪,鼻唇沟变浅,眼睑闭合不全,额纹消失。 【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同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或骨疡型。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化脓性中耳炎基础上出现口眼喎斜的症状,及乳突X摄片骨质破坏等可明确诊断。 2.鉴别诊断 (1)Bell氏面瘫(Bell palsy) 又称特发性面瘫,常因受风寒后发生面瘫。 (2)Hunt氏综合征 又称耳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oticus),为耳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而致,常有明显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