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蛋女到保健品大王的女人.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卖蛋女到保健品大王的女人

从卖蛋女到保健品大王的女人   说话、做事大大咧咧,一口义乌普通话,举手投足有股豪侠之风,这就是俞巧仙给人的第一印象。   虽然已是浙江颇有名气的女企业家,她多次表示,不管企业多大,不管赚了多少钱,她都没有忘记自己曾是一个卖过皮蛋的农家女。   她的第一桶金就是皮蛋。在经历一段令人眼花缭乱的商界风云后,她最终又回归农业,种起了一种传说中无法培植的铁绿色植物。   一垄垄田地上,整齐地生长着一种铁绿色的植物,5-8厘米长的茎,其上生长着像冬青树般的叶子。这就是有“植物黄金”之称的铁皮石斛。   义乌佛堂镇剡溪江畔,到处是仿野生栽培的铁皮石斛田。这里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名贵珍稀中药种植基地之一,在500多亩种植基地上,栽培着1500万株石斛苗,整个基地光是围墙就有公里多。   这里的女当家就是俞巧仙。十多年前,她在深不可测的义乌商界便是一号响当当的人物。   从卖蛋女到保健品大王   浙江的民营企业家大多出身贫寒,白手起家后历经千辛万苦,才闯出了一番局面。比如楼忠福、徐文荣、李书福等人。俞巧仙也不例外。   俞巧仙是义乌城西镇蒋母塘村人,父母均为农民。1980年她15岁那年,俞巧仙初中毕业,迫于家境贫困,她不得不过早地步入社会。   打过短工,摘过茶叶,俞巧仙最终选择了卖蛋。一开始,她挨家挨户收鸭蛋,加工成皮蛋后,挑到十几里路外的城里卖。后来,她学会了到农村的代销店和城里的副食品商店推销,让店家代销自己的皮蛋。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问世,俞巧仙在其中的副食品市场摆起了摊位。她对此记忆犹新,“刚进副食品市场时,摊位摆在水泥台上,每天不等天亮,就得拉着一车的皮蛋上路,晚上总是要最后一个收摊。那个苦,就不用说了……”接着,俞巧仙走上了一条捷径———品牌代理。她成为义乌小商品市场内做品牌代理的开山鼻祖。一路从金日、万基的地区代理,做到现在国内外800多个品牌的总代理。   大老板蹬三轮车送货   过去20多年的商界闯荡,俞巧仙认为有四次转折。   1990年是第一次转折。那一年,在义乌小商品市场已摆了3年摊的俞巧仙跟着一帮温州人到了广州。   “一到广州,我看傻了眼,副食品居然可以这样卖。”俞巧仙说,“就拿花生、青豆来说吧,我在义乌是一麻袋一麻袋地卖,广州却是一小包一小包地卖,包装相当精致,价格也贵得惊人,一袋18克的开心果居然卖到元!而像泡泡糖、跳跳糖等新玩意,我更是闻所未闻。”   她把所有带来的钱换成了这些新玩意,结果一到义乌便被一抢而空。   此后,俞巧仙频繁穿梭于义乌和广州之间,生意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到1994年,俞巧仙已经是义乌小商品市场内数一数二的大老板了,据说当时义乌汽车站1000平方米的候车室几乎成了她的货仓。   第二次转折发生在1995年,她走上了品牌产品的代理之路。在七八年前的义乌,搞经销代理的人还是凤毛麟角。   1995年3月,俞巧仙只身赶往成都,参加年度全国糖烟酒交易会,成功地将“金日”“万基”两个品牌的总代理权揽入怀中,接下来是“生命一号”“东阿阿胶”……那一年,俞巧仙代理产品的年销售额逾亿元,常年为她送货的三轮车就有十几辆,她却还经常蹬着三轮车拉货送货。      1997年1月,俞巧仙创办的第一家公司———今之康保健品有限公司在深圳成立。短短几年,该公司已经拥有花儿红阿胶胶囊、芦荟胶囊、壮骨粉等6个拳头产品。   回归种植业   “我的第四次转折是我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一次,因为选择了种仙草。”俞巧仙笑道。   仙草就是铁皮石斛(干品叫铁皮枫斗),有“植物大熊猫”之称,古语称为“北有人参,南有枫斗”。过度采摘、濒临枯竭的野生铁皮石斛,1987年被国务院列为我国重点保护的中药材之一,市场售价高达每千克3000美元。   早在700年前,俞巧仙的同乡、金元四大名医之一的朱丹溪在他的著作《滋阴学说》里就提出“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理论,指出铁皮石斛是名贵的滋阴良药。   铁皮石斛多生长在连鸟兽也难以涉足的深山悬崖陡壁间,其生活习性神秘莫测,对温度、湿度、光照等小气候的要求近乎苛刻,每年植株只分枝一次,每年生长一寸左右,一丛铁皮石斛寿命6-10年,自身繁殖力极低,分布极其稀少。人工栽培铁皮石斛,曾经被认为投入巨大、生长周期长、成活率低,三五年不可能有产出,至少得投入三五百万,还不能保证最终能否有效益。   1997年9月,俞巧仙聘请几位技术人员,成立了义乌市铁皮石斛研究所,一帮人在义乌城西一个砖瓦厂的废墟上干了起来。   一年多下来,累计投入近500万元,铁皮石斛的茎秆只长了几厘米,她心中没底:这东西还有希望吗?铁皮石斛真像人们说的那么难种吗?带着这个疑问,俞巧仙来到了上海中药研究所。   听说俞巧仙是种铁皮石斛的,研究所的一位专家随便问了一句:“成活率是多少?”“98%。”几位专家吓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aowendangq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