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汕头市濠江区207年5月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试卷分析.doc

新课标人教版汕头市濠江区207年5月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试卷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标人教版汕头市濠江区207年5月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试卷分析.doc

2017年中考模拟考试 语 文 说 明: 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和考生号。用2B铅笔把对应考生号的标号涂黑。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论语》)(1分) (2)一封朝奏九重天,□□□□□□□。□□□□□□□,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分) (3)□□□□□,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分) (4)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描写南山暮景自然意趣的诗句是:□□□□□,□□□□□。(2分) (5)默写杜牧的《赤壁》。(4分)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yùn yù 果实的时期。 (2)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pánɡ huánɡ,没有矛盾。 (3)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涧上空画出一道道令人yǎn huā liáo luàn的弧线。 (4)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tì sì hénɡ liú的。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人总是需要一些精神慰藉和理想指引的,借此跳脱柴米油盐的生活庸常,凝望世俗之上的价值期许。 B.我们不禁要问:孩子在天真烂漫的年纪,为什么喜欢成人的歌曲,却对童真童趣的儿歌没了兴趣?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D.2016年4月4日,曹文轩问鼎世界儿童文学最高荣誉——国际安徒生奖。这标志着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走向世界,也是中国文学多年发展指日可待的结果。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只有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句末加上“的生动局面”) B.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将“避免”改为“防止”) C.通过央视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删去“通过”) D.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性的精髓,让科学获得最广泛公众的支持和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将“支持”与“理解”互换位置) 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 善于思考,就能“从无字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1) , ; (2) , 。 二、(46分) (一)(10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有仙则名( ) (2)谈笑有鸿儒( ) (3)无案牍之劳形(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以山、水比喻“陋室”,运用类比立论,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概括全文主旨。 B.文中在对“陋室”进行描写时,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极力形容“陋室”不陋。 C.文章结尾列举诸葛庐、子云亭并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D.同是体现安贫乐道的精神品质,本文作者是居“陋室”却认为“陋室”不陋,而《论语》中的颜回则是在“陋巷”却“不改其乐”。 (二)(9分) 李廙为尚书左丞①,有清德。其妹,刘晏妻也。晏方秉②权,尝诣宅,延至室。晏见其门帘甚弊,乃令人潜度广狭后以粗竹织成不加缘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