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学案教案.doc
第一学期始丰中学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课型:新授
备课:洪爱云 审核:
姓名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学习重点、难点
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课前预习
◎导读
人生基于事业才有价值,事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人们对于事业的态度。“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唐代文学家韩愈如是说。近代学都梁启超关于这个问题有更深刻的见解。听听他的宏论,可以激发我们深入地思考。
◎作者
梁启超(19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乐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和文学家。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他早年受康有为影响而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梁”。参加了1898年的“百日维新”。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回国后曾组织进步党争取党政。1920年后,脱离政界,先后在清华南开担 任 教授,并专心著述。梁启超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为后人留下丰厚的学术遗产,成为一代宗师。
◎注音并解释加点字。
(1)心无旁骛( )_____(2)痀偻丈人承蜩( )___
(3)强聒不舍( )______(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结构
(一)跳读课文理结构
本文开头交代题目来源后就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
主体部分别论述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有业: 做人之本 ( 1-5)
(2)敬业:人生之要 (6-7)
(3)乐业:更高境界 (8)
学习过程
一、导入:《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1922年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所作的演讲。读过课文的同学想必一定能感受到大师的博学、幽默与平易吧,同时也一定会为他的演讲所折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语言通俗严密。让我们一起走近大师,与大师对话吧。
二、问题探究
1、阅读1—5段思考:
(1)第二、三、四段各讲什么?
(2)你认为有业之必要的原因?
2、阅读6—7段思考:
1)根据作者的阐释,你能用一个成语概况“敬业”的含义吗?
2)文段中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论证“凡职业没有不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道理。
3)作者所谓“人生合理的生活”究竟应该是怎样的?试用自己的话概况。
4)作者认为凡在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你能举例论证吗?
学后发思:
XX中心小学每周例会
教师谈课改体会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主题:《 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
主讲人: 2018年 3月23 日 (第 3 周)
内容
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
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引申相关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应的知识,可以减小学生对于单纯宣教的抵触情绪,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此外,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有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可以利用教学契机,提升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二、打造生活化课堂,引导学生形成道德意识
在小学课堂教学当中,要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打造生活化课堂入手。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很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宜昌市2017年春八校联考新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 宜昌市2017年春八校联考新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学期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 宜昌市2017年春八校联考新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 宝应县20年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百题.doc
- 实验班人教版初二语文第一次月试卷.doc
- 寓言两则教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学案教学反思设计.doc
- 寿光世纪学校2017年苏教版年级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及答案.doc
- 寿光世纪学校2017年苏教版年级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 射阳外国语学校2017年苏教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次调研试题含答案.doc
- 小北河中学七年级下学期人教版中调研考试语文试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