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的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的研究

中国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研究* 陈彦斌 马莉莉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430072) 摘要:通货膨胀一直以来都作为衡量一国宏观经济运行是否稳定和健康的重要指标。本文对国内外关于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研究发展进行了较为完整的综述,并在此基础之上运用消费者剩余方法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一般均衡模型对中国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实证结果说明,在中国高通货膨胀会带来较高的福利损失,因此将通胀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对提高中国的经济福利水平是有利的。 关键词:货币,通货膨胀,福利成本 The Study of the Cost of Inflation in China CHEN Yanbin, MA Lili (School of Economic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Abstract: Inflation is always the important indicator to measure whether economy is stable and healthy. This paper provides a substantive survey of the research on the welfare cost of inflation, and uses the methods of consumer’s surplus and neo-classical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s respectively to estimate the welfare cost of inflation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high inflation will cause huge welfare cost in China, so keeping low inflation is beneficial to the entire economic welfare of China. Key words: Money, inflation, welfare cost JEL Classification: E31, E41, E17 一、引言 在过去的25年里,发达国家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从20世纪80年代的9%下降到2005年的2%;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也从1995年的两位数下降到2005年的1.8%。各国中央银行越来越强调价格稳定的重要性,无论货币政策的操作手段是利率还是货币总量,都把货币政策的目标定位于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成为衡量一国宏观经济运行是否稳定和健康的重要指标。 那么,如何让人们认识到将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首要目标的重要性呢?通过准确地计算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来说明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所以关于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的研究成为了货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它也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通货膨胀的成本是较为隐蔽的,经济学家将其归纳为鞋跟成本、菜单成本、相对价格变动的加剧、税收负担的不合意变动,以及任意的财富再分配等,这些成本在理解上都比较的直观,但是在总量上如何衡量却是一个难于回答的问题。因此,经济学界一直在努力探索对这种温和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的计量。 本文对国内外关于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总结,并希望通过对中国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的考察,就是否应该对中国的温和通货膨胀采取政策措施提供一个理论和实证上的回答。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节对国内外关于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研究发展做一个综述,包括消费者剩余方法、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一般均衡模型和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一般均衡模型中关于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研究进展;第三节运用第二节中的方法估计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主要采用了消费者剩余方法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一般均衡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第四节是结论和展望。 二、文献综述 我们初步将国内外关于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研究分为九种类型:消费者剩余方法、内含货币效用模型(Money-in-Utility Model,简称MIU模型)、购物时间模型(Shopping Time Model)、现金优先模型(Cash-in-Advance Model,简称CIA模型)、货币搜寻模型(Search Model)、不完全市场模型、家庭异质性模型以及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一般均衡模型。这九类研究又可以归纳为局部均衡模型、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一般均衡模型和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一般均衡模型三大类研究框架。其中消费者剩余方法属于局部均衡模型,MIU模型、购物时间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