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话语倾斜与态度偏向
话语倾斜与态度偏向 摘要 本文拟从新闻文本的角度切入,对《Time》与《外滩画报》关于“百年泰坦尼克号”的专题报道进行比较分析,追寻出隐藏在两大媒体背后影响其表述不同的因素,并力求给出造成两者差异的一个合理解释。 关键词 泰坦尼克号 内容文本 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G219 文献标识码:A 新闻文本作为新闻传播是重要载体,在传达新闻基本意义的同时,也被构建了记者、媒体的新闻价值取向、新闻报道风格与态度意见等等。往往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下就同一新闻话题,也常常会出现不同的新闻表述与观点。为论述方便,本文仅以《Time》与《外滩画报》两家中西媒体为例,从文本与报道组合角度展开论述,找出其报道的相异点以及原因。 1 新闻背景以及样本简述 20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随着《泰坦尼克号》3D版的上映,“泰坦尼克号”再度成为媒体4月的热点话题。在诸多报道中,中西媒体大都均以专题的形式呈现,《Time》与《外滩画报》也不例外。 样本一:2012年4月10日的《Time》,栏目名:“science”,专题为名“Titanic”,其中主要报道内容有四篇“Did the Moon Help Sink the Titanic? A New Theory Says Yes”、“Titanic, TIME and Me”、“Titanic vs. Lusitania : How People Behave in a Disaster”、“As Hundreds of Men Perished, One Ignored a Rumor to Survive”。 样本二:2012年4月12日的《外滩画报》,栏目名:特写,专题名“百年泰坦尼克号”,其中主要报道内容共两篇:“专访卡梅隆”、“百年泰坦尼克号”。 2 文本总体内容概述 2.1 样本一内容概述 在样本一的四篇报道中,“Did the Moon Help Sink the Titanic?”主要讲述内容是:最近得克萨斯州州立大学的天文学家圣马科斯的研究中发现,1912年的月亮刚好为1400年最接近地球的一年,这也导致了当年的潮汐特别大。潮汐使得冰山的运动极其诡异,也让航道犹如雷区一般危险。这是泰坦尼克沉没原因中一个多年被忽视的因素。 “Titanic, TIME and Me”主要讲述的内容是:15年前,卡梅隆创造了电影奇迹。如今,3D让泰坦尼克从百年前回来。15年,改变了吗?作者认为泰坦尼克号是水上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而对于3D,作者认为这只是视觉上的一种改变。在影院中,与15年前不同,新一代的观影者笑着看完片子,这透露出他们的新想法:爱情与信仰无关。 “Titanic vs. Lusitania : How People Behave in a Disaster”主要讲述的内容是:一篇“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上的论文,对比论证了两大经典海难案例——泰坦尼克号和路西塔尼亚号。认为泰坦尼克上“绅士精神”让获救大大提升。 “As Hundreds of Men Perished, One Ignored a Rumor to Survive”。转引自《纽约时报》,文章讲述:一个女人,在一个世纪前在泰坦尼克号上的二等舱旅游,那么她生存的机率是86%,而作为同处二等舱的男人来说,如同作者的祖父一般,他仅有14%存活率。但是祖父却奇迹般地活着。为什么?这源于当时一个流言,使得大都数人都跑向了船的左舷,而祖父坚持留在了船的右舷。这一决定使得祖父获救,当救生艇从右舷落下时,因为右舷上没有了妇女和儿童,而他得以登船获救。 2.2 样本二的内容概述 样本二的专题只有两篇文章,但是均是篇幅较长的报道。“专访詹姆斯·卡梅隆”,文章重点描述3D泰坦尼克背后的制作故事。 文章二“百年泰坦尼克号”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永不沉没”、“冰冷的数据”、“逃亡法则”、“劫后余生”。 文章用冰冷的数据,直观地表现了在出事后,泰坦尼克号各个船舱的生存率。文章认为其生存并不完全是“妇女儿童”优先的绅士道德准则,而是建立金钱制度上的“等级制度”,但是文章并不否认相对情况下的绅士精神,例如在头等舱,男士还是礼让女性与儿童。 3 中西报道的内容分析 3.1 对《Time》文本内容报道的分析 3.1.1 以“科学”为切入点,内容风格偏理性 泰坦尼克号曾经是西方工业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Time》关于该话题的专题报道安排在“科学science”专栏。从文本的组合看,四篇文章也确实都与科学背景有关的。除了“Titanic, TIME and Me”较为感性外,其他三篇文章均偏理性。 3.1.2 在内容深刻、权威性中暗藏话语的倾斜与缺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