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毕业论文--胸椎小关节紊乱的整复治疗.doc

医学毕业论文--胸椎小关节紊乱的整复治疗.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毕业论文--胸椎小关节紊乱的整复治疗.doc

胸椎小关节紊乱的整复治疗 【摘要】 探讨胸椎小关节紊乱有效治疗途径。[方法]采用整复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157例。[结果]治愈117例,基本治愈33例,好转7例,治愈好转率100%。[结论]整复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疗效满意。 【关键词】 小关节紊乱;胸椎;整复手法;手法治疗 胸椎小关节紊乱又称胸椎小关节错位,属中医学“骨错缝”范畴,是由于暴力、用力不当、损伤等原因致胸椎小关节发生扭转错位,使胸椎机能失衡而引起的一系列证候群。笔者采用整复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集的157例均为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门诊病人。其中男80例,女77例;年龄18~69岁;16~25岁35例,25~50岁以上81例,51岁以上41例,平均35岁;病程最短1小时,最长2年,平均6个月;其中有明显损伤史65例,回忆起有姿势或用力不当者44例,无明显损伤者48例;单纯胸背痛者76例,伴有呼吸障碍或有胸闷憋气活动牵扯拘挛者46例,肩臂活动功能受影响者22例,类似心绞痛者13例;查体均可见局部肌肉紧张、痉挛,或可触及硬结、条索状物等,有压痛或叩击痛,大都在T3~9之间。   1.2 诊断标准   ①胸背部急、慢性损伤后出现疼痛,活动头、颈、胸部病损处有牵扯样痛,并可伴有前胸、颈、肩、腹、上肢痛以及头昏痛、胸闷、心悸等脊神经、交感神经、椎动脉受压迫刺激引起的一系列表现;②体检:患椎及相邻数个胸椎有深压痛,有时可扪及患椎处有筋结或条索状肿胀隆起。仔细触摸椎体,可发现患椎棘突略高或有偏歪。③胸椎X摄片或CT检查排除骨关节病理性疾病。   2 治疗方法   2.1 准备手法   病人取俯卧位或坐位,医生沿胸椎棘突两旁,以病变节段为中心,自上而下用揉法、滚法、按法或弹拨法对背部软组织进行松解。   2.2 复位手法   根据病变节段和性质的不同,分别采用相应的手法进行复位。具体方法为①坐位膝顶法:多用于上段胸椎的复位,病人背向医生端坐于方凳上,双手手指交叉抱于颈项部,医生立于病人背后,双手从病人腋下向前,然后绕向前上方,扳住其肩部,双手慢慢用力往后提拉,同时术者右足踏在凳边用膝部顶住错缝部位对抗片刻,再将双手小发力向后用力一扳,可听到关节弹响声,复位成功。②俯卧按压法:本法可用于治疗胸椎上中段错位,病人俯卧,胸前垫一薄枕,两上肢向上置于头旁,脸部旋转至一侧,不垫枕,自然放松,医生站于左侧,以右手掌小鱼际或掌根压在病侧胸椎棘突边,左手迭加压在右手上,然后嘱病人作一深呼吸,待呼气将尽未尽时,医生用双手同时施一寸劲冲压,此时,听到关节弹响声,表示关节复位。③坐位旋转推法:较适合于下段胸椎的错位,多用于治疗下段棘突偏歪者,以第11胸椎棘突右移为例。病人坐位,助手固定病人双下肢,医生站于病人右侧后方,医生右手从病人的右腋下穿过向上勾住其颈部,左手拇指顶住偏歪棘突,嘱病人放松,医生以右手带动病人上身由直立向右下方转动,待力传至第11胸椎时配合左手拇指推向左侧,手下可有跳动感,表示关节复位,不明显者可重复本法两到三次,但须注意不可用力过度。 以上手法每3~4日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1~3个疗程。   2.3 药物治疗   ①中药内服方以和营止痛汤、血府逐瘀汤等加减,以活血舒筋止痛为主。②西药或中成药:复方氯唑沙宗片、痛血康胶囊、活血止痛胶囊、老年病人加服仙灵骨葆等。   2.4 功能锻炼   作仰卧起坐、俯卧飞燕式等功能锻炼,加强胸背腰的肌力锻炼,可辅助治疗并可防止病情反复。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活动自如。基本治愈: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疼痛等不适症状基本消失,功能活动不受限,但劳累后背部仍有轻度不适。好转:症状体征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变。   3.2 治疗结果   本组157例病例中,治愈117例,基本治愈33例,好转7例,治愈好转率100%。病史在1个月以内的经1~3次治愈,在1个月以上的经1~3个疗程治愈或好转。   4 讨论   中医学认为,小关节错位后筋脉势必受到损伤,经络气血的运行受阻。采用轻巧手法使胸椎小关节复位即可达到“骨合缝”“筋入槽”及“通则不痛”的目的。中西药物结合治疗可放松背部肌肉,解除局部软组织的紧张、痉挛,使渗出的组织液易于吸收,减轻对神经的刺激或压迫。复位手法则直接作用于错位的胸椎,使其恢复正常,从而解除了因骨性狭窄造成的对神经的刺激或压迫及交感神经的继发性症状,使机体的内外平衡得到纠正,恢复健康。发生胸椎小关节紊乱后,早期复位较容易,后期发生关节周围粘连,疗效稍差。因病变的部位多样,可选用不同的复位手法,合理应用手法,常可迅速解除胸椎小关节紊乱的症状和体征,收到良好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手法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