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骨关节畸形(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课件.ppt

先天性骨关节畸形(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先天性骨关节畸形(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课件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是小儿比较常见的先天畸形,以后脱位多见,出生时即已存在,病变累及髋臼、股骨头、关节囊、韧带和附近的肌肉,导致关节松弛、半脱位或脱位。 以往学者或文献都称之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在1992年的国际学术会上,大多数医生对它的发生、病理有了新的认识,所以改称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不再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发生率为4~11 ‰,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多数学者认为有许多因素参与。 1、性别:女∶男约6∶1。 2、侧别:左∶右约4∶1。 3、胎位:臀位出生∶头位出生约10∶1。 4、遗传因素:父母有先髋者和有一个孩子有脱位的家族中出生的孩子发生率为36 ‰,而父母双方正常出生的孩子髋脱位发生率为5~6 ‰,前者大6倍。 5、季节因素:冬季发生率与夏季发生率约为3∶1。 6、体重因素:早产儿发生率低。研究中发现一个相当有趣的体重问题:不成熟婴儿(体重偏轻)发生率为13.3 ‰,而早熟婴儿(体重偏重)为83 ‰。 7、种族和地区因素:欧洲、美洲发生率高(白人)而亚洲、非洲发生率低(有色民族),意大利、格鲁吉亚发生率高达 9 ‰ 而泰国仅为0.5 ‰。 二、病因 1、胚胎学说:认为是由于原始的胚基缺陷,继而形成脱位。依据:(1)有先髋家族史出生的孩子比没有家族史出生的孩子高6倍。(2)单胚双生子先髋发生率40 ‰,而双胚双生子仅占3 ‰。 2、宫内位置学说:胎儿在宫内下肢呈屈曲内收位。如果髋、膝处伸直位可诱发髋脱位,臀位发生率比头位发生率高10倍是证明之一。 3、新生儿襁褓法体位:伸腿位(伸髋伸膝位)发生率比屈腿位(屈膝屈髋位)发生率高。依据:(1)意大利传统采用前者发生率很高,但在美洲的意大利人不采用前者发生率便很低。(2)日本学者在东京对1971年出生的婴儿(传统伸腿位襁褓法)和1973年出生的婴儿(采用屈腿位襁褓法)同龄在3~6个月进行检查发生率由5.6 ‰下降至0.1 ‰。 早期症状和体征: 1、病侧髋关节呈屈曲外旋状,不敢伸直,活动受限。 2、病侧肢体短缩。 3、病侧髋部外侧隆起。 4、病侧下肢皮纹加多,加深且升高。 5、病侧髋活动时作响。 外观与皮纹:髋脱位时,往往出现大腿短而粗,小腿细而长,臀部宽大,腹股沟皱纹短或不清楚。臀部检查时可见两侧皮纹不同,患侧升高或多一条,患肢外翻15~20°且有缩短现象。 外观与皮纹:髋脱位时,往往出现大腿短而粗,小腿细而长,臀部宽大,腹股沟皱纹短或不清楚。臀部检查时可见两侧皮纹不同,患侧升高或多一条,患肢外翻15~20°且有缩短现象。 股骨头不能摸到:将手旋转小腿时,正常情况下在前面可以发现股骨头的活动与突起。脱位时,前面空虚而臀部后面的四指却感到股骨头在活动。 股骨头不能摸到:将手旋转小腿时,正常情况下在前面可以发现股骨头的活动与突起。脱位时,前面空虚而臀部后面的四指却感到股骨头在活动。 会走路的患儿:单侧髋脱位为瘸步;两侧髋脱位为鸭步。 检查方法: 1、外展试验(Abduction test),为检查第一项程序。屈膝关节,髋关节各90°,再向外展,病侧下肢不能放平为阳性。临床实践证明,90%的患儿为阳性。 2、加里阿齐征(Galeazzi):小儿平卧,双下肢屈膝90°,因患侧大腿短缩,出现患侧膝关节低于健侧膝关节。该体征只适用于单侧髋脱位。 3、入口弹跳实验(Ortolani test):被检儿仰卧,术者一手固定小儿一侧骨盆,另一手握住对侧下肢,拇指放在大腿内侧中部,其他四指放在大腿外侧上部向下肢加压外展,当外展至75°~80°时可有滑动或跳动感觉,此后可外展至90°,称Otolani跳动声,是诊断上的一个重要依据。 3、入口弹跳实验(Ortolani test):被检儿仰卧,术者一手固定小儿一侧骨盆,另一手握住对侧下肢,拇指放在大腿内侧中部,其他四指放在大腿外侧上部向下肢加压外展,当外展至75°~80°时可有滑动或跳动感觉,此后可外展至90°,称Otolani跳动声,是诊断上的一个重要依据。 4、套叠实验(The telescoping test):被检儿仰卧,被检侧屈膝、屈髋各90°,术者一手拇指按骨盆一侧髂前上棘,其余四指按住同侧股骨大粗隆,术者另一手握住同侧小腿下推或上拉,此时若按住股骨大粗隆的四指先移动为阳性。 或小儿平卧,屈髋90°屈膝90°,一手握住膝关节,另一手压迫骨盆之两侧髂前上棘,将膝关节向下推动,可感到股骨头向后突出,向上提升时,股骨头复入髋臼,为套叠试验阳性。 X光检查: (1)髋臼角度:大于30°为异常。 (2)沈通氏线:不延续为异常。 (3)Perkin氏线测量法:股骨喙突位Perkin氏线外侧为异常(1岁以内)。股骨头骺位于Perkin方格外上限为异常(1岁以上)。 (4)假臼形成。 (5)股骨头骺变形且小。 连接双侧髋臼Y型软骨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