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维护
人工气道的概念 人工气道的分类 上呼吸道人工气道(简易) 口咽通气管 鼻咽通气管 下呼吸道人工气道 经口气管插管 经鼻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插管常用装备 气管导管、导丝、气管交换导管 插管钳、口咽通气管、面罩 喉镜(叶片,柄、电池) 逆行插管套装 注射器、固定带、牙垫、纱布、胶布 喉罩或气管食管联合通气管 简易呼吸器 药品 肾上腺素、阿托品、异丙肾、地塞米松、麻黄素滴鼻剂 2%利多卡因喷雾剂、止痛润滑液、硫喷妥钠 准备 (1)物品 (2)导管的选择 (3)体位 (4)局部表面麻醉、润滑 插管 (1)插入喉镜 (2)清理口腔 (3)依次暴露口咽、会厌和声门 (4)将导管送入(导丝或插管钳) 确认位置 固定与连接 气管插管的配合 如患者躁动,遵医嘱适当给予镇静,必要时给予肌松剂约束患者双上肢 氧气和负压处于备用状态 选择型号合适的气管插管,石蜡油润滑导管 气管插管过声门后协助拔出导引钢丝,放置牙垫固定,气囊充气 给予导管内吸氧或呼吸机辅助通气 注意事项 插管过程中应随时准备心肺复苏,尤其是严重缺氧和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 检查气囊 助手可轻压环状软骨,既便于暴露,又防止反流 插管箱内物品保持齐备,应随时能在3分钟内得到 无论如何有把握,插管后都务必确认在气道内 反复插管易造成急性缺氧,继而心跳骤停 尽一切可能保持高浓度吸氧 不要轻易使用麻醉肌松肌,清醒插管最为安全。 建立人工气道后的监测 建立人工气道后的监测 人工气道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自然气道在正常情况下,咽、喉、声带、气道及隆突通过生理反射(主要是迷走反射)对呼吸道发挥保护作用,依次存在咽反射(恶心和呕吐反射)、喉发射(声门关闭及会厌覆盖声门)、气管反射(异物或分泌物刺激气道引起的咳嗽)及隆突反射(隆突收到刺激而引起的剧烈咳嗽) 人工气道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破坏呼吸道的正常防御机制,易致肺部感染 抑制正常咳嗽反射致分泌物不能有效排除极易致肺部感染和呼吸道梗阻 影响患者的语言交流致使患者感到孤独和恐惧 患者的自尊受到影响 帮助患者建立自信非常必要 人工气道存在各种问题 人工气道的维护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医生相关 人工气道的维护与护士相关 人工气道的维护 1.环境的管理 2.人工气道导管的护理 3.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 4.气道内分泌物的吸引 5.人工气道的湿化 6.院内感染的预防 2.人工气道导管的护理 气管插管导管的护理 成人一般22+ 2cm(经口—从门齿测量) 27+2cm(经鼻—从外鼻孔测量) 儿童一般双唇12cm+年龄/2 拍片确认导管在左右支气管分叉即隆突上2--3cm 外露部分过长时,可适当剪掉部分外露的导管,以减少死腔量 妥善固定导管、记录插管长度并交班 口腔护理q6h 2.人工气道导管的护理 气管切开套管的护理 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敷料 观察伤口周围有无皮下气肿、感染等并发症 伤口换药每班1次 金属套管2-4周更换一次,内套管每日更换,一次性套管每月更换一次 每班交接固定系带的松紧度,以一指为宜,如系带污染及时更换,打死结 口腔护理q6h 导管的固定 注意!!! 密切观察患者的神智 对神志清楚者做好解释,取得配合 不配合或神志不清者予以适当的肢体约束或予以镇静 24小时特护,观察体位变化及四肢、头部的活动度 给患者改变体位时防止导管脱出 意外拔管的预防对策 意外拔管的紧急处理 气管插管 8cm以内,吸净口鼻及气囊上方的滞留物,放气囊,送回原刻度并拍片确认 8cm气囊放气,拔管,鼻导管或面罩给氧。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重新置入 气管套管 48小时内窦道未形成前不可擅自插入,请专科医生处理 窦道形成后,吸痰、放气囊、重新放回导管,重新固定 保证潮气量 防止误吸 协助导管固定 气囊应该充气多少? 高容低压气囊5—10ml,压力维持在25—30cmH2O,定时检测保持恒定,不常规放气 理想的气囊压力为有效封闭气囊与气管间隙的最小压力 气管壁的动脉压为30—35cmH2O 静脉压为18—20cmH2O 淋巴管压为5—8cmH2O 可推测当气囊压 超过淋巴管压时可引起淋巴回流受阻,局部粘膜水肿 超过静脉压静脉回流受阻,局部淤血 超过动脉压并持续一段时间,局部缺血性坏死而出现气道并发症 将听诊器置于患者气管处向气囊内注气直到听不到漏气声为止,抽出0.5ml气体可闻到少量漏气声,再注气,直到再吸气时听不到漏气声为止 气囊漏气的征象 病人发出声音或说话,病人口腔中有泡沫样分泌物,在上呼吸道或喉部听到咕噜声,在上呼吸道触及震颤,设置潮气量和呼出潮气量之间有差别,通气不足或氧合不足 清除气囊滞留物的方法 声门下吸引导管 纤支镜下清除 冲洗气囊导管 气流冲击法 气道负压吸引的操作步骤 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