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液体固体.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体液体固体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国家科技发展的重大目标——上天,入地,下海 上天:“神舟”升空、“嫦娥”奔月 1969年7月20-21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飞往月球,其中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成功登上月球,首次实现人类踏上月球的理想。 入地:我国最深大陆科钻预计在2016年完成钻探取芯,设计井深为6400米。 前苏联从1970年开始钻进设计深度15 000m的科拉超深孔,至1986年达到12 262m孔深,成为当今世界最深的钻孔,并已成为世界第一个深部实验室(观测站)。 下海:2012年7月,“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 1960年,美国利用“的里雅斯特”号潜水器潜入世界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最大潜水深度为10916米。 “入地”为何比“上天”“下海”更难? “入地”的技术相对更难 土壤之下的硬岩 地下深处的超高温 …… 2008年,我国开始进行深部探测专项研究。 2013年专项通过深地震反射剖面采集技术,完成了6000公里“穿透地壳”的深地震反射剖面…… 地震波的传播 纵波(P波) 横波(S波) 面波 纵波(P波)和横波(S波)的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比较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 主要类型 纵波(P波) 横波(S波) 传播速度 (快、慢) 快 慢 传播介质 (气体、液体、固体) 气体、液体、固体 固体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2.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在这个不连续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 都明显增加 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 突然下降 , 横波 完全消失 在这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都下降 全球大陆地壳厚度分布图 (据美国地调局USGS)单位:km 软流层 岩石圈 岩石圈及其运动 海岭 上地幔顶部 岩浆上升形成 新的洋壳 洋壳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3.岩石圈 (1)范围:是从上地幔 软流 层向上至 地表 的由 岩石 组成的空间。 (2)结构:垂直方向上包括 地壳 和 上地幔顶部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如 海岭、海沟 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 (3)岩石圈处于永恒的运动中。岩石圈的运动不仅决定了 地表轮廓 和水圈的分布,还影响着生物圈的分布,并改变了大气环流,以至影响着整个 地球表层环境 。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生物圈 地球的外部圈层的特点 圈层 概念 大致范围 组成物质(部分) 特征 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 地面至高空2000~3000千米 干洁空气(主要有 N2、O2 、CO2、O3……)、水汽、固体杂质等 包裹地球的气体层,干洁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比例基本不变 水圈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海洋、陆地、大气等各种水体组成的圈层 大气水、海洋水、陆地水(地表水、地下水、生物水……) 连续不规则的圈层,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 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上部 生物及其 生存环境 生物圈是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的结果,成为最活跃的圈层。 大气圈 水 圈 岩 石 圈 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 生物圈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