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治疗对青少年生活压力与忧郁状态成效之探讨.pptVIP

音乐治疗对青少年生活压力与忧郁状态成效之探讨.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音乐治疗对青少年生活压力与忧郁状态成效之探讨

音樂治療對青少年生活壓力與憂鬱狀態成效之探討 大綱 第一章 緒論 研究動機 研究目的 操作性定義 第二章 文獻探討 音樂治療 憂鬱傾向 生活壓力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研究設計 研究問題 研究假設 研究工具 研究動機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1999)針對臺閩地區青少年身心狀況的調查發現,國內12 至17 歲的青少年中有40%以上經常覺得壓力很大,最常出現的情緒反應為憂鬱(占30.48%)。 董氏基金會(2002)以大台北地區2,924 名12 到17 歲國、高中職學生為對象,調查其憂鬱傾向狀況發現:憂鬱情緒偏高已經到達需要專業人士進一步評估者占21.8% 亦即每五個青少年就有一人有憂鬱傾向,而帶給青少年的憂鬱情緒事件包括考試、課業表現、金錢、同儕關係及外表,顯示我國青少年的憂鬱情緒實需更多的關注與了解 研究動機 青少年在面對緊張與生活壓力時,很容易因適應不良而出現情緒障礙及問題行為,而以抽菸、喝酒、打架、物質濫用與逃家等外顯行為來因應(蔣貴嫚,1993;李孟智,1998) 音樂的治療功用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臘時期。當時希臘人非常重視音樂, 認為音樂會影響一個人的生理、心理, 要身心健康必須能身心協調, 並可提供心理方面的幫助( 錢麗安,民85)。 綜合上述,青少年期在個體生長與發展的階段裡,面臨生理、心理、社會與環境的重大變遷,在此時期若其身心無適當之疏解,必會產生生心理的緊張、憂鬱傾向與生活壓力之狀況。 因此本研究以員林高中一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實驗組施予二週音樂治療;對照組則未對其進行任何音樂相關活動 研究目的 探討音樂治療對青少年憂鬱狀態的影響 探討音樂治療對青少年生活壓力的影響 探討青少年接受音樂治療後主觀的看法與感受 操作性定義 青少年 「青少年」指兒童期到成年期之間,為生理變化開始到身心成熟的發展階段,以法律觀點而言,是指十二歲以上未滿十八歲之人(黃德祥,2000)。本研究所指之「青少年」,係指九十四學年度在員林高中一至三年級之在學學生 憂鬱傾向(depression) 「憂鬱傾向」係指憂愁、悲傷、頹廢、消沉等多種不愉快情緒綜合而成的心理狀態,是一種複雜的感覺(張春興,1989) 本研究係採用董氏基金會心理健康促進諮詢委員:許文耀、黃國彥、林亮吟、詹佳真、吳佑佑與葉雅馨(2002)之「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視表」為本研究「憂鬱情緒量表」之測量工具 受試者於「憂鬱情緒量表」所累加的總分,分數愈高,表示其憂鬱程度愈高;反之,分數愈低,則表示其憂鬱程度愈低。 操作性定義 生活壓力(life stresses) 「生活壓力」是指一種生活事件的刺激,它的發生會使個體產生困擾,而造成生心理受到威脅的一種緊張狀態,此種緊張狀態會使人在情緒上產生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感受(張春興,1989)。 本研究以李欣瑩(2001)「青少年的生活壓力量表」修改部份詞句編製而成,將青少年之生活壓力事件分家庭方面、學校方面、人際交友、自我方面及異性交往五個向度以測量壓力。 受試者分數愈高,表示其所感受之生活壓力愈大;反之,分數愈低,表示其所感受之生活壓力愈小。 操作性定義 音樂治療(Music Therapy) 利用特定聲波、節拍和旋律、令人產生愉悅之樂曲,在有計畫解控制的情形下,幫助個人進入治療者想要達到的治療性目標;以緩解個體的不適,以維持及促進身體和心靈的健康(賴,2000)。 文獻探討 音樂治療 美國音樂治療協會(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usicTherapy)於1977 年所做的定義:音樂治療是把音樂的成就當成治療的目標; 利用音樂達到恢復(restoration) 、保持(maintenance)、改進(improvement)個體的心理與生理健康的作用,以使個體在行為上帶來良好的(desirable)改變 在一些相關研究中可以發現,音樂治療應用於情緒及教育上,確實有提昇人際關係、情緒認知及減少憂慮及生活壓力的顯著效果 文獻探討 綜合上述文獻發現,音樂治療個別運用在情緒的認知、調適、表達(情緒調適)及自我激勵與人際關係互動(社交圓融)中,皆有不錯的成效,不過多數研究偏向對特殊群體進行研究分析。 因此,本研究欲瞭解若以音樂治療理論延伸應用於青少年在憂鬱狀態及生活壓力的成效及影響為何。 文獻探討 憂鬱傾向 憂鬱傾向是一種以悲傷、不活動和自我貶低為特徵的情緒狀態(大不列顛百科全書,1987)。指情緒上的悲傷或個人在人生上遭遇到困難對自己、對他人、對周圍環境,甚至未來所產生的負面、消極的偏見。 張春興(1989)對憂鬱傾向之定義解釋,憂鬱屬於憂愁、悲傷、頹廢、消沉等多種不愉快情緒綜合而成的心理狀態。 多數人都有輕度憂鬱的經驗,諸如悲觀、沉悶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