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荣世教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经验精要课件.pptVIP

邵荣世教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经验精要课件.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邵荣世教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经验精要课件

邵荣世教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经验 季雁浩 指导:邵荣世 南通市中医院(226001) 心脾积热 毋忘釜底抽薪 脾胃伏火 并施清降升散 《圣济总录》云:“口舌生疮者,心脾经郁热所致也。盖口属脾,舌属心,心者火,脾者生,心火积热,传之脾土,二脏俱蓄热毒,不得发越,冲攻上焦,故令口舌之间生疮肿痛”。脾胃伏火内炽多见口疮口臭,除舌边尖糜破外,多兼唇边颊内红肿、破溃,上附黄色粘液,心烦口渴,多食易饥,舌红苔黄。 阴虚火旺 壮水以制阳光 《寿世保元·口舌》云:“口疮,连年不愈者,此虚火也。”或因素体阴虚,或因病后,或劳累过渡,真阴亏损。“阴虚生内热”,虚火上炎熏灼于口则肌膜受伤而溃烂,多见口疮反复发作,此起彼伏,绵延不断,呈淡红色,红肿不著,略凹陷,疼痛,兼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少寐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 脾肾阳虚 补托引火归元 临床可见口疮多为实热证、虚火证,然有少数患者舌边破溃,色淡灰白,反复不愈,疼痛不甚,进食加重,面色白光 白,畏寒肢冷,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象沉细。此多因禀赋不足或久病体虚,或过用寒凉耗伤阳气,气化失调,津液停滞,寒湿因顿,虚阳浮越,肌膜溃烂,而成口疮。 * * 邵荣世教授为全国名中医,从医四十余载,学验俱丰。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方法独特,疗效卓著。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以口腔粘膜为病变的疾病,其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病人甚为其苦,常常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且目前对其特效疗法不多。 本病中医属于“口疮”范畴,常与感受外邪,情志不遂,饮食失调,烦劳过度,素体阳盛阴衰等因素有关。邵荣世教授深谙中医理论之真谛,集自己丰富之临床经验,在常法的基础上,大胆变通,常常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舌为心之苗,若素体阳盛,烦劳过度,过食辛辣,心火炽盛循经上攻,患者口腔溃疡,其面凹陷色红,周边红肿,舌活动或进食时疼痛加重,烦躁少寐,面赤口渴,意欲饮冷,火移小肠多见小便短赤不畅,火热内炽常见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实有力。 老师常以异赤散加大黄治之少寐加莲芯、黄连清泄心火;热邪伤阴加麦冬、玄参养阴清热;口渴加天花粉清热生津;大便干结加生大黄泄热通便、釜底抽薪;大便正常加制大黄泄热解毒,冀火从下泄,折其上炎之势。外用药常用青黛散吹布患处。 病案1 某男,42岁,干部,2003年7月10日初诊。 口疮反复发作六年,此次发作一周,每值气候炎热或烦劳而症状尤著,迭用维生素B2、维生素C及抗菌素无效。症见舌边尖疼痛,有溃疡三处,大如黄豆,小如绿豆,疼痛难忍,心中火燎,口中灼热,夜不能寐,小溲短赤,大便四五日一行,舌红苔黄,脉象弦数,此心火上炎,胃热内炽,治拟清心导赤、清胃泻火。 方用生地30g,通草3g,甘草梢5g,竹叶10g,雅连3g,升麻10g,丹皮10g,生石膏30g(先煎),炒枳壳10g,生军12g(后下),蒲公英30g,莲芯5g,嘱忌烟酒。每日一剂,煎后分二次口服。五剂后大便通畅,小便渐爽,舌边尖疼痛减轻,溃疡凹陷变浅,原方生军改制军10g,去生石膏、枳壳,加麦冬10g、陈皮5g,再服五剂,舌面溃疡已平。后嘱其平时早晚服知柏地黄丸半年,夏月加服新清宁片,随访二年,口疮未复。 按:《删补名医方论》云:“赤者属心,导赤者,导心经之热从小肠而出……”。患者系心胃实火为患,方中生地凉血滋阴以清心火,通草引热下降通利小便,竹叶清心除烦,生甘草梢清热解毒,石膏清胃泻火,除烦止渴,升麻清热解毒,蒲公英清解消肿,莲芯苦涩清心,枳壳理气通降,丹皮清热凉血,大黄导热下行,如此釜底抽薪,火热得泄,津液乃存,诸恙见平。 老师多用泻黄散加减,泻脾胃伏火,见苔黄腻,尿黄赤兼湿热者佐甘露消毒丹利湿化浊、清热解毒;局部红肿明显加蒲公英、紫地丁清解消肿;口苦、便秘加晚蚕砂、土茯苓清热降浊。 病案2 某女,46岁,工人,2002年8月6日初诊。 口疮反复发作四年,此次发作五天,舌面及唇肿,唇内唇边多块黄色糜点,颊内红肿,进食尤著,烦躁口苦,口臭便结,舌红苔黄,脉象滑数,此脾胃伏火上熏,治拟清泄脾胃伏火。 药用:防风10g,生石膏45g(先煎),山栀10g,藿香10g,土茯苓15g,晚蚕砂15g(包煎),蒲公英30g,紫花地丁30g,陈皮5g,甘草3g。每日一剂,煎服,每日1次,七剂后唇舌疼痛明显好转,唇肿减退,唇内仍有糜点,苔薄黄腻,原方去生石膏,紫花地丁改15g,加甘露消毒丹12g包煎,再服七剂诸恙见平,嘱其平时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随访年余未发作。 按:唇为脾所主,脾胃伏火上熏,口疮以唇部为主,方以石膏平寒清热,山栀苦寒泻火,其成清上彻下之功,防风升散脾中伏火,清降与升散并进,冀清降不伤脾胃之阳,升散能解伏积之火,藿香芳香醒脾,土茯苓解毒疗疮,蒲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