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菌性肝脓肿课件
细菌性肝脓肿的护理
/
概 念
细菌性肝脓肿是指由化脓性细菌侵入肝脏形成的肝内化脓性感染灶。临床上以寒战、高热、肝区疼痛、肝大和压痛为主要表现。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和各种综合疗法的开展,对本病的诊断与治疗均有明显的改善。细菌性肝脓肿多为继发病变,其临床表现受原发疾病的影响,多系在原发病病程中骤起寒战、高热、大汗,肝区或右上腹痛并伴有厌食、乏力和体重减轻等症状,多发性肝脓肿症状最重,单发性者症状较为隐匿。严重时,由于肝脏的广泛性损害可出现黄疸和腹水。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必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病因和发病机制
细菌性肝脓肿指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肝内化脓性感染。肝脏由于接受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双重血液供应,并通过胆道与肠道相通,故发生感染的机会很多。常见致病菌是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类杆菌属。
病原菌侵入肝脏的途径:①胆道系统 ②门静脉系统 ③肝动脉 ④淋巴系统 ⑤肝外伤后继发感染 还有原因不明的肝脓肿,如隐源性肝脓肿,可能与肝内已存在的隐匿性病变有关。
/
病 理 生 理
细菌性肝脓肿可以是多发的,也可以是单发的。由于肝脏血运丰富,在脓肿形成发展过程中,大量毒素被吸收后呈现较严重的毒血症,病人发生寒战、高热、精神萎靡。当脓肿转为慢性期时,脓腔四周肉芽组织增生、纤维化,毒血症症状可减轻或消失。脓肿可向膈下、腹腔或胸腔穿破。阿米巴性肝脓肿多为单发的,脓腔较大,脓肿壁分三层,外层早期为炎性肝细胞,之后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纤维膜,中间层为间质,内层为脓液,粘稠,无臭,一般无菌。在脓肿壁上常能找到阿米巴滋养体。
/
临床表现、临床分型
细菌性肝脓肿一般起病较急,一旦发生化脓性感染,大量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脓毒性反应。寒颤和高热是最早也是最常见的症状,肝区持续性疼痛,患者常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短期内出现严重病容。肝区压痛和肝大是最常见的体征,右下胸部和肝区有叩击痛。有时出现右侧反应性胸膜炎或胸腔积液。
/
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
细菌性肝脓肿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大多为10 x 109/L ~20x 109/L,中性在90%以上。血培养常为阳性。X线检查可见右膈肌抬高和活动受限。B超可分辨肝内2cm的脓肿病灶,并可以测定脓肿部位、大小及距体表深度,必要时可在B超引导下进行肝脓肿穿刺,脓液作细菌涂片检查和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CT、磁共振成像对定性和定位诊断均有很大帮助。
/
诊断和鉴别诊断
依据病史、体检、化验,特别是超声波等辅助检查大
多可以及时明确诊断。鉴别诊断主要考虑:
(1)右膈下脓肿:膈下脓肿常有先驱病变,如胃、十 二指肠溃疡穿孔后弥漫性或局限性腹膜炎史,或阑尾炎急性穿孔及上腹部手术后感染等,主要表现为胸痛和深呼吸时疼痛加重。B型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
(2)原发性肝癌:巨块型肝癌中心区液化坏死、继发感染,易与孤立性肝脓肿混淆,但肝癌患者病史、体征与肝脓肿不同,再结合甲胎蛋白(AFP)检测和B超或CT检查,一般能够鉴别。
/
治 疗
中药治疗(最佳治疗方法):
【清肝排脓方】 为纯苗药配方,所用药材皆源自苗岭深山,绿色自然,效专力宏,安全无重金属污染。结合辨病,在急性期拟清肝泻热、解毒排脓为法,以苦参清热燥湿;田鸡黄解毒排脓;蒲公英清热解毒;一见喜保肝利胆,退热、缓解疼痛,解除不适之症。
/
护理目标
1 疼痛减轻。
2 能识别并避免疼痛诱发因素。
3 能运用减轻疼痛的方法自我调节
/
护理措施
1.观察、记录疼痛的性质、程度、伴随症
状,评估诱发因素,并告之病人。
2.加强心理护理,给予精神安慰。
3.咳嗽、深呼吸时用手按压伤口。
4.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引流管来回移动所
引起的疼痛。
/
护理措施
5.严重时注意生命体征的改变及疼痛的演变。
6.指导病人使用弛术、分散注意力等方法,如听音乐、相声或默默数数,以减轻病人对疼痛的感受性,减少止痛药物的用量。
7.在疼痛加重前,遵医嘱给予镇痛药,并观察、记录用药后的效果。
8.教给病人用药知识,如药物的主要作用、用法,用药间隔时间,疼痛时及时用止痛 剂。
/
重点评价
1. 病人疼痛的程度有否缓解。
2. 止痛药的作用效果及副作用。
3. 病人能否掌握控制和减轻疼痛的方法
/
谢谢!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