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菌性皮肤病课件_1
细菌性皮肤病 概述 脓疱疮 毛囊炎 疖、痈 丹毒 蜂窝织炎 皮肤细菌感染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感染常伴有特征性的形态和病程,由单一病原菌引起的发生于正常皮肤上的病变。 继发性感染则发生在已有病变的皮肤上的特殊部位或特定类型的皮损,由于细菌的侵入及生长繁殖,往往使原有病变加重及病程延长。 引起化脓性皮肤病的因素 化脓菌在皮肤上大量生长繁殖或接触到外来毒力较强的菌株。 因瘙痒而反复搔抓,使表皮受到破坏,易导致化脓菌入侵。 代谢失调、营养不良、慢性传染病 。在免疫缺陷时,脓皮病是最常见的皮肤表现。 小儿皮肤薄嫩,发育未健全,抵抗力差,容易受到细菌感染。 脓疱疮 定义 病因及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防治 定义 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皮肤病。 接触传染,夏秋季儿童多发,蔓延迅速,易于流行,皮疹好发于暴露部位,典型的皮损为含菌的脓疱和脓痂。 病因及发病机理 病原菌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亦可二者混和感染。其传染方式为接触传染。 分类 寻常型脓疱疮 深脓疱疮 大疱性脓疱疮 ●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SSSS) 寻常型脓疱疮 又称接触性传染性脓疱疮。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混和感染所致,传染性强,流行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 好发于颜面、口周、鼻孔及四肢等暴露部位。自觉痒,其病程为1周左右 ,愈后不留疤痕 。 深脓疱疮 又称臁疮。 此病原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少数为金葡菌,也有二者混和感染的病例 。 好发于营养不良的儿童和老人,多见于下肢和臀部。 自觉灼热和疼痛,病程约2~4周 。 大疱性脓疱疮 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阳性Ⅱ组71型所致。以儿童为多发 。好发于面部、躯干及四肢等暴露部位,自觉痒,一般无全身症状。 皮损初为米粒大小水疱或脓疱,迅速变为大疱,疱内容物先澄清后混浊,疱壁先紧张后松弛,脓液常沉积于疱底呈半月形(本病特征),周围无明显红晕。脓疱破溃,疱液干燥形成淡黄色痂,痂脱落后愈合,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 亦称为新生儿剥脱性皮炎或金葡菌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系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Ⅱ组71型金葡菌引起的婴儿急性表皮棘层坏死的一种极为严重的皮肤感染。好发于3个月以内的婴儿,偶见成人。 尼氏征阳性,手足部皮肤呈手套样及短袜样脱落,自觉疼痛 。轻者1-2周痊愈,重者则因合并败血症、肺炎而危及生命。 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升高,可将脓液标本或静脉血做细菌培养后鉴定菌种及做药敏试验。 诊断与鉴别诊断 寻常型脓疱疮通常根据发病年龄,流行季节,好发部位,典型的蜜黄色脓痂等易于诊断。 大疱性脓疱疮具有典型的半月积脓现象。 新生儿脓疱疮发病急骤,常为大面积剥离的脓疱,患儿大多体质衰弱。 深脓疱疮的溃疡向深部发展,其边缘陡峭,脓痂附着牢固,多发于小腿,臀部。 鉴别诊断:需与水痘、丘疹性荨麻疹鉴别。 预防 注意皮肤卫生,患儿的用具要清洁消毒,有痱子和瘙痒性皮肤病者要及时治疗,增强营养,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治疗 全身性治疗 (选用敏感性高的抗菌素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加强支持疗法 ) 局部治疗(杀菌、消炎、收敛、干燥 ) SSSS治疗时应加强眼、口腔、外阴的护理,保持室内消毒,隔离,局部以暴露疗法为宜。 第二节 毛囊炎、疖和痈 毛囊炎、疖和痈等是一组累及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皮肤病。 高温、多汗、搔抓、卫生习惯不良、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器官移植术后、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常为诱发因素。 病因 本组皮肤病多为凝固酶阳性金葡菌感染引起,偶可为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假单孢菌属、大肠杆菌等单独或混合感染。 临床表现 (一)毛囊炎系局限于毛囊口的化脓性炎症。 ●好发部位:头面部、颈部、臀部及外阴。 ●特殊部位毛囊炎: 秃发性毛囊炎 须疮 瘢痕疙瘩性毛囊炎 皮损发生于头皮,且愈合留有脱发和瘢痕 须疮 瘢痕疙瘩性毛囊炎 发生于颈项部,呈乳头状增生或形成瘢痕硬结者,称瘢痕疙瘩性毛囊炎 (二)疖 系毛囊深部及周围组织的化脓性炎症。 好发部位:于头面部、颈部和臀部。 疖多为单发,若数目较多且反复发生、经久不愈,则称为疖病,多见于免疫力低下患者。 (三)痈(carbuncle) 系多个相邻毛囊及毛囊周围炎症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皮肤深层感染 好发部位:颈、背、臀和大腿等处。 实验室检查:细菌培养和鉴定。 诊断 : 毛囊炎可依据以毛囊为中心的炎性丘疹和小脓疱作出诊断; 疖则根据深在性毛囊性硬结、中央有脓栓,伴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家开放大学《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形考作业2参考答案.docx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德化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英语试题(解析版).docx
- 《草房子》内容作者简介读书分享名著逻辑梳理PPT模板课件.pptx VIP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比较阅读.doc
- KV变电站设计设计.doc VIP
- 国家开放大学《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形考作业4参考答案.doc
- 幼儿园书记园长培训心得体会5篇.docx VIP
- 2023-2024学年人教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
- 银行室内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VIP
- 2024至2030年中国安全防护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