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许毅)ppt课件.pptVIP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许毅)ppt课件.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许毅)ppt课件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许 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1950 发现阿立哌唑 (1988)—菊地哲郎 DA 自身受体激动剂 DA 自身受体激动剂,突触后 D2 受体拮抗剂 (D2 部分激动)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氯丙嗪 (1952) 氟哌啶醇 (1958) 舒必利 (1969) 氯氮平(1990) 利培酮 (1994) 奥氮平 (1996) 喹硫平 (1997) 齐拉西酮(2001) 阿立哌唑(2002)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5—羟色胺-- 多巴胺拮抗剂 (SDAs) 发现多巴胺受体阻断后的反应 (1963-66) 发现多巴胺自身受体 (1972) 建立了受体结合方法 (1975) D1 和 D2 受体的分类 (1979) 通过克隆技术对多巴胺受体亚型进行分类 (1988-91) 5-HT2A拮抗与阴性症状改善的关系 (1982-85) 对抗精神病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氯氮平 (1971) 氯氮平的再研究 (Kane, 1988) 利坦色林 (1982) 抗精神病药物的发展历史 ECT 利血平 氯丙嗪 氟哌啶醇 氟奋乃静 硫利达嗪 氯氮平 利培酮 奥氮平 喹硫平 齐拉西酮 1930’s 1940’s 1950’s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2000++ 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第一代传统抗精神病药 佐替平 氨磺必利 阿立哌唑 精神障碍药物治疗发展史 精神分裂症“规范化治疗”概念的提出 近年来,“规范化治疗”的概念已在多个学科受到关注,并大大促进了临床治疗水平的提高。精神科学作为医疗领域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 同时,该病对人类生命健康影响最为突出、造成社会疾病负担最大。因此,规范化治疗更是不容忽视。 精神分裂症规范化治疗的概念 即规范化的治疗程序, 以达到走弯路最小、不良反应最小、费用开支最小、后续问题最小和疗效最大的“ 四小一大” 原则 精神分裂症药物规范的治疗程序 幻觉妄想状态 不依从患者 依从患者 注射典型和不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 注射苯二氮卓类药物 口服或注射非典型(经济状况许可)或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无效,ECT*治疗 典型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合并增效剂 典型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合并使用 有效继续 无效 有效继续 如果有效,口服相应药物或注射长效非典型药物治疗, 换用长效非典型药物,或者换另一种非典型或典型药物;如果仍无效,换用第三种非典型或典型药物;可谨慎使用氯氮平或电抽搐治疗 无效 有效继续 氯氮平 以幻觉妄想为主要临床相 首次发作患者 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 100 80 60 40 20 0 0 12 24 36 48 60 72 84 没有足程治疗意味着复发 Gitlin M, et al. 《美国精神病学杂志》 2001;158:1835–42 未复发病人的百分比% 停药后的周数 稳定病人中断治疗后, 78%在一年内复发, 96%在两年内复发 未复发者 N=53 复 发 的 危 害 患者的认知功能进一步受损,工作、交际和生活能力 进一步丧失,生活质量下降 导致神经退行性变和大脑的永久性损伤 增加治疗的难度, 预示着最终预后的不良 给家庭带来更大的经济负担 降低患者和家属对治疗的信心,对医院的信任,从而影响就诊率,降低医院的收益 认知缺损 85%以上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有认知功能缺损 认知缺损与大脑结构的改变密切相关 认知功能的恢复是患者真正康复、回归社会的关键之一 抗精神病药物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不尽相同 (新的研究发现与其神经保护作用有关) 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缺损 认知测验严重受损 主观报告有认知损害 家属报告有损害 主要不是由于药物或环境因素引起 发生于发病前,持续终生 与社会功能的关系比其他症状更密切 Inferential thinking Perception Language communication Motor function Emotions Conation 精神分裂症-大脑的疾病 Rapoport et al, 1999 Gogtay et al, in press 首发精神分裂症脑形态学纵向研究 Mathalon et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