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草虫村落》二课时课程教学设计.doc

六上《草虫村落》二课时课程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草虫的村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词语。 2.在自主、合作交流中,结合重点语句,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感受的写法。 3.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教学重点:结合重点语句,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感受的写法。 学情难点: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教学简析: 《草虫的村落》作者以奇异的想象,目光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这是一篇散文,它在表达上颇具特色。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策略方法:诵读感悟法、探究合作法、点拨指导法、课件演示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回忆旧知,引入新课 作者的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在草虫的村落里做了一次奇异的游历(板书),在细密草茎组成的茂盛森林中遇到了一位迷失的游侠,目光相随,终于来到了甲虫们的村落,你知道在哪吗?(森林边缘的小丘上)在这里,作者看到了什么?从中又体会到了什么? 二、浏览课文, 提取要点 浏览课文4-9自然段,快速提取:在草虫的村落李你都看到了些什么?指名提取信息,板书。 三、品读词句,感悟探究 1.作者说“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我发现了小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究竟草虫的村落里是怎样一番快乐的天地呢?下面请同学们细读课文4-9自然段,借助重点词句,说说你印象最深的部分的体会。出示导学提示。 生自主勾画、感悟。 2.交流点拨: 指导学习: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迎接远归者。他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悦地走回洞穴里去。 引导解词“意味深长”,体会拟人的修辞好处。 过渡:游侠云游数日,历经千辛万苦回来了,亲人见面不说话,而是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你知道这意味深长的对视包含着什么吗?引导想象。 指导情读: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千般情,万般意,都凝聚在这对视中,让我们带着这样的体会读。指读。评价。 过渡:当我们在村落里看到这一切,不禁赞叹甲虫间的绵绵情谊,深情读(齐读) 小结:用刚才的读书方法,什么方法呢?抓住重点词和句子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小组合作学习5到8自然段,选取小组成员最感兴趣的内容,看看在草虫的村落里还蕴藏着什么。 合作学习,预设指导: 第五自然段:南国少女——解词:驻足痴望;比喻及好处;情读;评价 蜥蜴——解词:庞然大物、攀谈;引导想象攀谈内容;情读;评价 第六自然段:灵泉句——比喻及好处;体会句末叹号表达的赞美之情;情读,评价 第七自然段:勤勉句——拟人及好处;为什么那么勤勉?情读;指导。 小结:引导学生发现共同的表达方法?丰富的想象,课件。第八自然段:测气候句——丰富想象省略号内容。 四、情读升华,点明中心 过渡:同学们,你发现了吗?草虫的村落蕴藏着什么?对照板书梳理(勇敢、情谊……)作者之所以能运用想象将小虫子的世界刻画的诗情画意,其实源于什么?(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难怪作者于开篇于结尾,如此深情道…… 学生接读课文第1、10、11三个自然段。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笔 2.有余力的学生阅读郭枫的其他名篇。 六、评价检测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我的目光为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有十几个吧,散居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1.请写出和“全神贯注”意思相同的词语。 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递进 C.表示语意转折 D.表示声音延长 3.文中画“ ”的句子用了( )和( )的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4.从“大树”、“野灌丛”、“小果实”中选择一种,结合课文,运用想象,将其写具体,写生动。 5.给这段文字拟个小标题:

文档评论(0)

js118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