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县2012年主要农作物重大.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休宁县2012年主要农作物重大

休宁县2012年主要农作物重大 病虫害防治预案 一、发生趋势 根据近年我县水稻、油菜等作物病虫发生情况、冬前病虫残留基数、农作物种植品种、当前作物苗情和气象部门天气预报,结合农作物病虫发生演替规律综合分析后,预测2012年我县农作物主要病虫将中等至偏重发生,其中,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将偏重发生,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将中等至偏重发生,二化螟、稻蓟马和灰飞虱将中等发生,稻瘟病将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零星发生;油菜菌核病中等至偏重发生;玉米病虫害中等发生。预计2012年全县水稻主要病虫发生面积约为90万亩次,油菜菌核病发生面积约为5万亩次,玉米主要病虫发生面积约为4万亩次。 二、防治工作指导思想 以“农业科技促进年”贯穿全局,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强化重大病虫监测和预警,大力推广现代绿色植保技术,集成运用多种防治方法,提高病虫防治效益,切实增强重大病虫应急防控能力,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将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之下,确保我县粮食增产行动目标的实现,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三、防治任务与目标 防治任务:2012年全县水稻需防面积约为105万亩次,其中,稻飞虱40万亩次,稻纵卷叶螟18万亩次,稻螟虫5万亩次,稻蓟马5万亩次,稻瘟病4万亩次,稻纹枯病18万亩次,稻曲病等穗期病害3万亩次,其它病虫2万亩次;油菜菌核病6万亩次;玉米病虫4万亩次。全年实施各种类型的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2.4万亩。 防治目标:通过有效防治,将水稻、油菜、玉米等重大病虫造成的危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具体目标是:稻螟虫分蘖期为害株率控制在3%以下,穗期白穗率控制在1%以下;稻飞虱百丛虫量分蘖期控制在1000头以下,穗期控制在2000头以下;稻纵卷叶螟卷叶率分蘖期控制在15%以下,孕穗期控制在10%以下;纹枯病病情指数控制在10以下;稻曲病病穗率控制在10%以下;稻瘟病病穗率控制在3%以下。夏玉米粗缩病病株率控制在3%以下,玉米螟蛀茎株率控制在10%以内。 通过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病虫绿色防控技术,使实施区水稻、油菜、玉米等病虫防治次数亩平均减少1-2次,化学农药亩使用量下降15-20%,降低病虫害防治成本,保障农产品产量与安全。 四、主要防控技术 (一)油菜菌核病 1、防治技术策略。 以预测预报为依据,农业防治为基础,适时药控为关键,全面推广综合治理技术。 2、主推技术。油菜始花期至盛花期适时药控技术。 3、具体技术措施。 (1)、选用抗耐病性较强的良种。油菜菌核病重发地区,建议推广种植目前对菌核病表现相对较好的抗(耐)病性品种,如秦优10号、秦优7号、中油14、皖油24等。 (2)、加强农业防治。适期播种(育苗),培育壮苗;加强田间管理,开好“三沟”,降低田间湿度,提高油菜根系活力,增强植株抗逆性;油菜生长中、后期适时摘除病、老、黄叶,带出田外销毁,减少病菌侵染机率。 (3)、规范施药技术。切实把好药剂防治“三关”,即防治适期与次数、对路药剂和施药技术三个关键环节。 ①施药适期与防治次数:预测偏轻发生年份,要在油菜盛花期(二次分枝开花枝率30%左右)施药防治一次;对于感品种或中等以上发生年份,在油菜盛花初期(一次分枝开花枝率20%)与盛花期各施药防治一次;大发生年份高产栽培区第二次防治后7-10天再治一次。 ②防治药剂与用量:亩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克,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75克,或50%烟酰颗粒剂24克。 ③施药技术:选择晴天下午施药,机动喷雾器每亩兑水30千克,手动喷雾器每亩兑水60千克均匀喷雾。 (二)水稻病虫害 1、防治策略 坚持“预防秧苗期,放宽分蘖期,保护成穗期”的稻田病虫管理总原则,协调应用农业、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大力推广病虫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 2、主推技术 (1)栽培与生态控害技术。选用抗性品种;科学管理肥水;栽培避害技术;生物农药应用及天敌保护利用技术;害虫诱杀技术等。 (2)总体防治技术。种子处理及秧苗期病虫害预防技术、穗期总体防治技术。 (3)科学用药技术。达标用药,规范用药;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病虫抗药性治理技术。 3、具体技术措施 (1)两迁害虫 ①科学管理肥水。增施有机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做到促控结合,防止后期贪青晚熟和倒伏。实行浅水勤灌,适时适度烤田,促进水稻健壮生长,恶化稻飞虱食料和生存环境。 ②保护利用天敌。单季稻大田7月初前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营造有利于稻田天敌繁衍的生态环境,促进其建立有效控害种群;提倡稻田养鸭,提高水稻生产综合效益。 ③抓好药剂防治。把握好防治时期和施药种类和方法。 (Ⅰ)稻飞虱: 防治指标:分蘖期百丛低龄若虫1000头,孕、抽穗期百丛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