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唯美主义艺术创作研讨
摘 要
唯美主义文艺运动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英国,其代表人物是王尔德,19 世
纪,唯美主义思想形成了明确的理论,其始作俑者是戈蒂耶,他在《〈阿贝杜斯〉
序言》(1832)年与《〈莫班小姐〉序言》(1834)年确定了法国哲学家库辛于1818
年提出了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概念。1895 年王尔德因生活不检点被捕后,唯美
主义运动日见衰落,到 1898 年比亚慈莱死后,运动终于沉寂。中国的唯美主义运
动与思潮很明显是从西方接受过来的,在中国风行的时间并不很长,但影响深远。
唯美主义在中国文坛并没有占据过统治地位,但是对中国的文学发展、文艺
理论观念的更新却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对孔家店匆匆的否定之后,唯美主义
的文本与文论都滋润了当时中国学者、文人焦渴的心灵,给中国文学的发展也提
供了另一个发展的方向,同时,唯美主义运动的闯将们个人魅力也给中国的人文
观念与人文思想产生了影响,因此,把唯美主义的传播看作是中西文化、文学的
交流与碰撞是毫不为过的,是贴近当时的历史语境与历史事实的,故对唯美主义
作比较文学范畴的研究是很恰当的。
前人对唯美主义的研究多注重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的单方面的进行,其实不
然。因为“唯美”是每一种艺术的指向,中国对“唯美”的追求也是整个民族发
展史中很显然的事实,可以换一句话来说,中国对唯美主义的接受更多的只是一
种术语的接受,或者是唯美主义的思想改变为艺术之美和为艺术之用在文本中所
占的比例。因此,笔者不再强调唯美主义在流传过程中的接受,而是将中西唯美
主义文本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来发现唯美主义文本的艺术特点,同时还比较发
现唯美主义文本中各自不同的民族特点。
笔者首先在其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研究中发现,唯美主义对传统精神的承继是
很明显,这其实也就符合了原型理论的内涵,然而弗莱所提出的几个门类又很烦
琐,故笔者在理解原型理论的内涵之后对其重新分类为贵族原形、魔鬼原形、祖
先原型,在这三大原型中从对美的态度、追求美的方式、所达到的美的高度,所
要实现的美的理想这个统一的体系去发掘唯美主义如何进行美的探索。在形式构
成论中,笔者选取了语言特点与情节结构这两个主要的角度,发现唯美主义语言
的色彩性、狂欢性、颠覆性都是很明显的,也是与众不同的。通过考察了唯美主
义文本中的结构细节、求实细节、艺术细节之后,发现唯美主义对美的观念竟然
能与第一章有惊人的吻合,笔者在思索为何吻合的原因时就把唯美主义的研究推
向了哲学的高度,并通过与儒家、道家的思想对比发现唯美主义对“此在”关怀
的空白与“存在”关怀的尽心也是一种惊人的统一,并不如一般学者所看待的那
样是分裂的,只是这种统一的方式有些特别,也正显示了唯美主义流派的个性特
点。
在结论中,笔者这样认为,唯美主义的美不再是单纯的了,它既体现为“一”,
又体现为“多”;既体现为肉体,又体现于灵魂;既体现为权利,又体现为自觉;
既体现为“存在”,又体现为“此在”,既体现为“现时”,又体现为“历时”,
既体现个性,又体现为共性。展现的是存在意义上的永恒的精神反思与探求。而
唯美主义“为艺术而艺术”的实质也就是反道德与功利,让艺术真正的自由和完
美,因此,笔者大胆的认为,其实,唯美主义就是要发现文本与道德的媾和方案,
也就是精神与肉体和谐方案,为人的精神家园提供一个归宿,为当时的精神困顿
提供一剂良方,并且就在现今的服装、电影、建筑乃至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
够寻索到唯美主义的影子。
关键词:唯美主义;贵族原型;魔鬼原型;祖先原型;语言;情节结构;生命关
怀
Abstract
The birthplace of aestheticism literature and art sports, generally regarded as
Britain, its representative figure is Wilde, in the 19th century, the aestheticism thought
formed the clear theory, its man who first introduced the practice of burying wooden
image with dead was the base of a fruit of dagger-axe, h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