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毒理学基础-第二章PPT
* 三、量反应和剂量效应曲线 (一)在游离器官(组织)的量反应 受体和受体理论 受体(receptor)与配体(ligand)选择性结合。 如二恶英与多环芳烃作用于AhR,己烯雌酚作用于雌二醇的受体,地塞米松作用于皮质醇受体等。 有机磷酸酯杀虫剂作用于乙酰胆碱酯酶,CO作用于血红蛋白。 * 放大器 系统 效应器 系统 效应 受体 配体/ 药物/ 毒物 在毒效学时相,生物活性物质作用的主要步骤 (二)在整体动物的量反应 剂量-效应关系可呈双曲线型、直线型或S形曲线等多种形状。(复杂性,难得出通用的数学模型(p23, 图2-7) * * 在人体观察研究中,常采用一组人群,而非单一个体。观察值可用均数和标准差表示。 四、质反应和剂量-反应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曲线的基本类型是S型曲线 反映人体或试验动物对外源化学物作用易感性的分布。图2-8(P24) S型曲线中段反应随剂量变动而增减很大(敏感),是ED50、TD50或LD50所处位置。 图2-9(P25)S形向直线的转换 * * * 第四节 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体内试验 保持了生物复杂性,但与人有物种差异;多采用哺乳动物,也可采用鱼类或其他水生生物等种属;影响因素很多,进行代谢和机制研究较难。 体外试验 具体观察的靶组织/细胞不受其它因素影响,利于作用机制和代谢转化的深入研究。但缺乏整体毒物动力学过程及复杂的体内调节作用,不能观察慢性毒性作用。 * 第二章 毒理学基本概念 第一节 毒性和毒效应 一、外源化学物和毒性 * 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 是在人类生活和生产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并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 是相对于内源性化学物(endogenous compounds) 而言 如:HgCl 与 NaCl 乙酰水杨酸 苯丙氨酸 * 儿茶酚 去甲肾上腺素 * 毒性和毒效应 毒性:毒物内在、固有的性质 毒效应是毒物在具体条件或环境下对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 我们通过毒理学试验来观察毒物的毒效应,以达到对此毒物的毒性的了解和认识。 * 以通常的接触方式,在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可导致机体损伤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毒物及其分类 * * 毒性及其分级 指化学物质能够造成机体损害的能力。 剂量相同时,对机体损害能力越强的化学物质,毒性越高。相对于同一损害指标,需要剂量越小的化学物质,其毒性越大。 毒性(toxicity) Toxicity is an inherent characteristic of all chemicals and a certain dose of any substance may cause illness, injury, or death. * 毒物对机体发生毒效应不是必然,而是取决于下列因素: 毒物剂量与毒性大小(LD50) 毒物动力学过程 机体抗损害作用 中毒—一般指体内接触引起的毒效应:可表现为功能性或器质性。 * 1.工业化学品 2.食品添加剂 3.日用化学品 4.农用化学品 5.医用化学品 6.环境污染物 7.生物毒素 8.军事毒物 9. 放射性物质 分类 * 二、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 损害作用: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化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如酗酒(乙醇)引起血清转氨酶升高、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及神经行为异常。 * 非损害作用: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在机体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机体对其他不利因素的易感性也不增高。 如小量饮酒对肝脏代谢酶的诱导作用 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二者间无严格的界限。比如乙醇诱导肝脏CYP2e1,因后者是多种亚硝胺类致癌物的活化酶,当同时接触亚硝胺时,前者为损害作用(增加机体对亚硝胺致癌作用的易感性),否则为非损害作用。 * 第二节 外源化学物作用于人体的毒效应谱 一、毒效应谱 (Spectrum of toxic effects) 毒物接触剂量/时间 非损害作用 损害作用 机体的化学物负荷 无病理意义的生理 生化改变 亚临床改变 中毒 死亡 基因突变 细胞增殖 致癌、致畸 * 受影响人群的比例 对健康 有影响 条件可逆 对健康有 潜在影响 死亡率 患病率 亚临床改变 生理变化不明显 生理负荷增加(不引起生理变化) * 易混淆的几个概念 · 适应(Adaptation) 化学物初次接触后引起机体的某些生理生化改变,导致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植物形态解剖部分PPT.ppt
- 植物水分生理生态PPT.ppt
- 检验诊断试剂(免疫)PPT.ppt
- 植物生理fPPT.ppt
- 植物和动物的组织PPT.ppt
- 植物生理学Chapter05 transportPPT.ppt
- 植物发育-引言PPT.ppt
- 植物生理学—植物呼吸作用PPT.ppt
- 植物基因工程导论PPT.ppt
- 植物生理学第一章水分PPT.ppt
- 口才大比拼 主题班会 PPT课件.pptx
- 反恐与警惕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 急性感染的抗生素治疗.pptx
- 国家安全网络教育.pptx
- 法治教育与公民意识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 宣传教育2024年中办国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课件(PPT).pptx
- 银行行业: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投放规模前瞻-250428-广发证券-13页.pdf
- 非银金融行业:政策取向更加积极有为,关注板块估值修复空间-250427-广发证券-11页.pdf
- 固定收益专题报告:卖方观点是利率的先行指标吗?-250429-华安证券-12页.pdf
- 总量“创”辩第101期:确定性的基本盘-250429-华创证券-11页.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