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鸣上海大市民文化涅之路.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顾晓鸣上海大市民文化涅之路

顾晓鸣上海大市民文化涅之路   顾晓鸣      现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旅游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叙事文化传播公司总监、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群众文化学会副会长、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2003年为IBM的ThinkPad X系列笔记本电脑担任一年的形象代言人,此举开了中国学者拍广告的先河。在学界顾晓鸣被称作“学者型的文人”和“文人型的学者”,能够非常敏锐地发现科技和商业的前沿,思维发散,想象力丰富。主要代表著作有:《追求通观》、《我走路还是路走我》、《犹太充满悖论的文化》,主编了《中国的智慧》、《世界的商人》、《中国传统商人》、《网界辞典》、《网址导航》等丛书。      上海大市民文化的内涵在于杂      记者:顾老师,今天想请你谈一下上海文化这个话题。首先请问,你认为什么是上海文化?   顾晓鸣:上海文化有两块,一块是大市民文化,一块是小市民文化。上海的大市民文化首先体现在杨树浦那一带。开埠以后,英国革命、乃至更早的文艺复兴的第三波来到第三世界,上海承接了这一波,形成了上海的大市民文化。上海的开发首先沿着黄浦江往杨浦区方向发展,电力、电灯、桥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立,跟世界技术同步。除了杨树浦,还有浦东一块,仓库、船坞等率先在浦东出现,宋庆龄也生活在川沙。其实浦东大道有一批比浦西更早的东西,只是现在这些原来的建筑被拆掉了。上海的石库门和新式里弄相当于以前“外资企业”的宿舍,其中也是当时高级白领的住所。还有虹口、闸北那一带,1910年左右,已经形成了很深厚的文化土壤,比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更加厚重。总体来看,全国很多文化是从上海文化里滋生出来的。白话文、漫画、写实画、《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先在上海出现。上海话成为了国语和外文之间的桥梁。从浙江以及沿苏州河一带过来大量的文人,如李叔同、鲁迅、陶行知、周韬奋等,发展了上海的文艺、理论、教育、出版等文化事业。上海的新式大舞台,把全国最好的人才、最好的戏都吸引过来,这些草台班的戏剧经过上海这个大舞台,通过上海优秀的观众完成了现代戏剧的转型,有了全国性的影响。同时,开埠以后外国流行的东西也涌进上海,如好??坞的热门电影、爵士乐等,电话系统和电台等传媒也与世界同时建立。上海出现了很多中西合璧的好房子,如朱家角富豪民居、圣约翰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前身)等。在这个大文化背景下,共产党在这里成立,三次工人运动、五四运动、五卅运动都在上海举行,这不是偶然的。1927到1937年间,上海和南京比较发达,商业方面上海又超过南京,当时强生出租车公会等已经建立;和帝国主义有联系的资产阶级开始了城市规划和城市新文化运动,提倡讲卫生讲文明讲礼貌。所以今天讲的城市运动、社区建设、城市居民的自我教育运动,已经在当年做了尝试,更不要说像外白渡桥市民自发斗争那样的市民运动了,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先导性的意义。      记者:上海大市民文化的内涵或核心是什么?   顾晓鸣:上海文化的多样性和杂糅性。全世界最厉害的文化是英国文化,英国地理偏远,不像法国那么优雅,英国人吃饭其实比较粗陋,但为什么英国工业、文官制度等,直到晚近的创业产业那么发达?因为英国是一个多种族民族,生活着各种族的人,彼此容纳融合。上海跟英国有相似的地方,在上海的大文化里,杂交是天然的,上海的学科之多,仅次于北京。在上海,各种文化艺术都有,上海话南腔北调。上海人本身是杂融的,以前根本没有你是外地人、我是上海人的思想,但是后来慢慢封闭了,本性上开始排斥外地人。你看马路上那么多的雕塑都是模仿外国人的。之前我写过一个方案,主张在上海竖立56个少数民族的雕塑,以前上海的同乡会太多了,今天也要让从全国各地来上海的人感觉上海是第二故乡。上海人应该以杂为光荣,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就是《阿拉不是上海人》。      上海不要变成外国摩登的传声筒   记者:刚才说了上海的大市民文化,那么你说的上海小市民文化又指什么呢?   顾晓鸣:上海没有真正的本土文化,没有根。在成都、杭州、长沙等城市的公园里,经常可以看见一些老大爷在唱京剧。但是在上海,没有这些老的文化底蕴,对洋的东西抵抗力很小,一进来马上就模仿了,上海变成一个国际文化的前沿,外国摩登的传声筒。在过去封闭的条件下,上海借着开放的优势,可以称老大。但是现在西湖旁边国外的顶级店都陆续开张了,成都举行的咖啡师比赛上海尚未举行过,上海这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小。同时,广州的高级宾馆,老百姓能进去喝早茶,但是上海的大宾馆,普通老百姓是走不进去的,外滩X号之类更是拒老百姓于千里之外。在上海,一部分人依附于外国,走在世界文化的前沿,使劲吹嘘着上海的豪华;但是另一端,老百姓过着简单的大饼油条的生活,呆在上海时尚的屋檐下,不是房子里面。他们实际的居住条件很差,心态很小,跟邻居斤斤计较,形成上海特有的小市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