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两岸猿声”,守护巫猿最后家园.docVIP

追寻“两岸猿声”,守护巫猿最后家园.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追寻“两岸猿声”,守护巫猿最后家园

追寻“两岸猿声”,守护巫猿最后家园   “此猿乖巧灵敏,常隐身于涧底瀑洞之中,觅果而食,性灵通人,尤以其叫声凄惨至极、哀鸣宛转而名于世,常令过峡之人肝肠摧动,心生愕然……”   ――郦道元《水经注》      “朝发白帝采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流传千古的咏三峡的名句。然而,人们现在游览三峡时却听不到猿声,不禁对诗中那“两岸猿声”心生疑虑:那是诗人的想象,还是确有其事?   人们对“两岸猿声”的疑虑和猜测,引起了重庆市一位著名环保人士的关注,他就是重庆大学教授、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会长吴登明先生。吴登明到图书馆查阅了大量史料,发现史料中记载三峡确有古猿,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到了巫猿的存在。传说中的巫猿还在吗?如果还在,它们躲到哪里去了?   三峡截流后,水位上涨,在长达600公里的巨大库区周围,还能寻觅到它们的蛛丝马迹吗?2000年,吴登明退休后,便开始了长达五年的追寻“两岸猿声”的探索之旅。      寻找三峡两岸猿声,发现行将消失的“巫猿”      自2000年3月开始,吴登明用半年的时间走遍了三峡两岸,也没发现巫猿的踪迹,但是江边一个老船工的号子却让吴登明感到了巫猿的真切,号子这样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巴东三峡猿鸣悲,猿啼三声泪沾衣。”   而且,在另一位老船工口中,他听到这样一个传说:东晋时,有一位叫桓温的将军带兵人四川,途经三峡时,有个士兵上岸抓住了一只小猴子带到了船上。母猴悲切如焚,跟着船沿路哀号,叫声悠远而凄惨,一直奔跑了百多里,后来索性跳到了船上,见小猴已死,便一头撞死在桅杆上。一个船工破开母猴的肚子一看,里面的肠子、肝脏都断成了一寸寸的,全船将士都为之震撼。桓温将军把这名士兵赶下了船。   听完“肝肠寸断”的故事,吴登明泪流满面,后来他查阅到《世说新语》竟然记录了此三峡巫猿“肝肠寸断”的动人故事,这足以说明三峡确实有一种叫声凄切的猿猴!据老船工讲,三峡在近百年已经没有了猿猴的踪迹,但是在三峡支流的深处或原始森林中偶尔会听到。吴登明听了,又开始走向长江在三峡地段的支流和附近的原始森林。   2000年5月,吴登明寻觅到了离三峡最近的一片原始森林――南川市金佛山原始森林。这里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浓荫遮天,苍翠欲滴,十几平方公里的森林郁郁葱葱,生长着大片珍稀的银杉、野茶树,有西部最大的野杜鹃群和方竹林。当地村民告诉他,密林中有一种叫声凄惨的黑猴,吴登明听后非常兴奋,因为传说中的巫猿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叫声凄厉。他独自走进原始密林,然而苦寻了几天却没有找到。   当年夏天,不甘心的吴登明再一次来到金佛山原始森林寻找那叫声凄厉的黑猴,吴登明在十多平方公里闷热潮湿的密林中走了五天五夜,就在他极度失望的时候,在金佛山东侧油槽沟一带的山谷中,突然传来了“hou-wu-hou”几声凄厉的叫声,在森林的上空悠远地回荡,这凄厉的声音令吴登明极度兴奋,然而几声凄鸣之后,便什么踪迹也没有了。   吴登明原地潜伏在草丛中苦苦等待数日,终于,一群由七八只黑颜色的猴子组成的猴群出现在他的视野中。吴登明惊呆了,这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猴类,与金佛山地区原有的猕猴截然不同,这种猴体形纤瘦,身长大约只有50至60厘米,四肢细长,奇特的是它们全身皮毛乌黑发亮,头顶的“黑发”是直立的,颇似“怒发冲冠”,而两颊至耳基部有一道明显的白毛,显得颇为独特,一条黑色的大尾巴竟然比身躯还长20至30厘米。吴登明按捺着内心的激动紧握摄像机,两分钟之后,在枝头跳跃的猴群就在他的视野中消失了。   凭着自己对猴类的研究,吴登明感觉这种通体黑色的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但是在重庆的文献记载中从没提到过黑叶猴。回到家中,吴登明根据摄像对照资料判断,这就是黑叶猴!这种黑叶猴似乎就是传说中的巫猿,因为它的叫声和传说中巫猿凄厉的叫声是那么的相似,但吴登明还是不敢贸然断定。   重庆金佛山发现黑叶猴的消息引起了野生动物专家们的关注。2000年11月,中国林业科学院副研究员苏化龙教授和助手闻讯专程赶赴重庆特邀吴登明再赴金佛山,在油槽沟一带,他们又一次发现了这种叫声凄厉的“黑猴”,苏化龙一口断定:“这就是黑叶猴!”   苏化龙告诉吴登明,黑叶猴目前只分布在我国广西和贵州的山区,这次发现黑叶猴的重庆,是黑叶猴在我国分布最北的地方。黑叶猴学名为Presbytis francoisi,灵长目、疣猴科、叶猴属;又名巫猿、黑猴子等;1980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96年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目前全球数量不到2000只,其濒危程度不亚于大熊猫!      叫停观光索道,只为给黑叶猴留下最后的空间      苏化龙和助手在吴登明的协助下对金佛山黑叶猴进行了系统的考察,他发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