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PPT
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 ;一、危害辨识、评价与控制
二、重大风险、危害因素的辨识
三、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价
四、风险控制;;;; 有助于危害辩识的三个问题
是否存在危害源?
谁(什么)会受到伤害?
伤害如何发生?
;2.危害(危险源)与危险等基本概念;☆事故和事件;☆ 职业病;☆危险与安全;人们可承受水平;危险、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它有两个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危害 ;3、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3.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物理性风险、危害因素;化学性风险、危害因素; 致病微生物
传染病媒介物
致害动物
致害植物
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心理、生理性风险、危害因素; 指挥错误
操作失误
监护失误
其他错误
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 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触电
淹溺
灼烫
火灾 ;3.3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害因素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危害因素等七类。 ; 生产性毒物; ; 生产性粉尘; 噪声; 辐射(电离、非电离辐射); 高温、低温;3.4. 危害辨识的主要内容;;;;4.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评价步骤;划分作业活动;——划分作业活动; 评价现有(或拟定)控制措施情况下的风险(考虑在特定
危害中的暴露、控制措施失败的可能性、伤亡或财产损
失的潜在后果)。; 编制计划以处理评价中发现的、需要重视的任何问题。
应确保新的和现行控制措施仍然适当和有效。;如 危害提示表; 可能伤害眼睛的物质或试剂;
通过皮肤接触和吸收而造成伤害的物质;
由于摄入引起伤害的物质(如通过口腔进入人体);
有害能量(如:电、辐射、噪声、振动);
由于经常性的重复动作造成的与工作相关的上肢损伤;
不良的热环境,如过热;
照明度;
场地/地面易滑和不平;
楼梯护栏或手栏不足;
承包人的活动。;二、重大风险、危害因素与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
辨识依据:
—— 是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由政府主管部门和权威机构在物质毒性、燃烧性、爆炸特性基础上,制定出危害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
通过危害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可以确定哪些是重大危险源。
——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
;小结:危害辩识注意事项;三、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价;1.风险评价的定义;后果严重度;2.确定伤害的可能性时的注意事项 ;3.风险评价的方法;安全检查表;职业危害因素的危险度评价;风险评价方法介绍:(矩阵)
危 险 评 估 水 平
A B C
程度
频率 轻微有害 中度有害 极有害
1 不可能 轻微、不重要 可接受 中度
2 有可能 接受 中度 重大
3 极可能 中度 重大 不可接受
注:A、B、C 分别为伤害程度;A.B.C 也可分别用数字1、2、3表示,
1、2、3 分别为发生频率 ;;四、风险控制计划;风险控制决策;编制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选择风险控制时应考虑下列因素;选择风险控制时应考虑下列因素;职业危害因素的主要控制措施:
(1)生产环境的控制措施;
(2)个体防护措施等;
(3)制定和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4)限制接触时间 ;
(5)加强培训提高员工个体防护意识; ;停止使用该危害性物质,或以无害物代替;一、安全检查
二、事故预防措施
三、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及对策;一、 安全检查;1.目标、内容、方法和责任;安全检查;2.安全生产检查一般程序;2.安全生产检查一般程序;2.安全生产检查一般程序;2.安全生产检查一般程序;2.安全生产检查一般程序;3.安全生产检查类别;4.安全生产管理及检查内容;安全生产责任制具体要求:
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的要求,并应适时修订。
与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体制协调一致。
制定要根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