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中的教育的主要意义在教人如何做人并不专为传授知识技能.PPTVIP

儒家思想中的教育的主要意义在教人如何做人并不专为传授知识技能.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家思想中的教育的主要意义在教人如何做人并不专为传授知识技能

從不同教育理念及女性角度看鮑思高預防教育法 I. 導言 II.從不同教育理念看預防教育法 1. John Locke (1632-1704 England) 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 born in Geneva, Switzerland) 啟蒙時代:教育為學生應是自然的(Natural), 持續的(Successive), 活動的(Active)。 3. Johann Fruedrich Herbart (1776-1841 Gottingen, Hanover, Germany) 在哲學、心理學、倫理的角度推行意念及性格培育。優點:科學性、有系統、改善教學法(Didactics)。缺點:太理智化。 4. Leo, Tolstoy (1828-1910 Russia) Russia author, one of the world’s greatest novelists. (1865-69 publication War Peace), (1875-1877 Anna Karenina). (1878-79, published A Confession). 強調社會自由及革命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著重兒童教育心理、在工作、遊戲、經驗、創意中發掘兒童的能力。特點:強調自由、開放、判斷能力。他是兒童心理學的先鋒,中世紀,兒童被視為(小大人 miniature adult)。 鮑思高神父在1884年5月10日在羅馬寫了一封信給會士,信中提到 《歷來教育青年多採用兩種教育方法,分別是預防教育法和強制教育法》。至於怎樣引伸、怎樣應用、怎樣實踐、用什麼原則去定下預防教育法的細節,例如怎樣啟迪和激發青年對天主對人的信念,怎樣在人際關係中實踐理智和仁愛,怎樣定下能夠引發悔意的懲罰?這些都表達鮑思高神父在推行已有的預防教育法上的個人獨特之處。 III. 聖女瑪沙利羅怎樣活出鮑思高 預防教育法的精神 教育心理學家Lawrence Kohlberg 德性發展理論 (Moral Development Theory) 三個層次 (Stages),六個階段 (Levels),最高的第六階段:『重普遍的道德原則』。 女性教育心理學家 Carol Gilligan 女性認為能夠與人建立良好、和諧的人際關係才是重要的。 教育是一件有關 的事;而那種發自愛德的 在一所慈幼會主辦的學校裏,愛學生還不夠,而且也要使《他們知道自己是被愛者》。 在一個純屬女性的教育機構裏 遇到一些困難的、所能產生的危機: 或者被熱情的衝動和感情主義的錯誤觀念所影響,嚴重地妨礙一切的教育工作,而且也能損害修女們全心愛主的奉獻;或者勉強抑制心情的自然流露,因而與鮑思高神父的教育背道而馳。 (摩爾尼斯精神P. 84) “和愛”,乃是他所竭力推行的教育法的樞紐。 一位女性教育家及一位生命的導師 Sr. Piera Cavaglia’ 的一篇文章「重新發掘一面貌:一位女性教育家及一位生命的導師」中: 瑪沙利羅是一位以清澈明朗的態度尋找他人優長的教育者。 她自稱為「是一位喜愛自我推薦的母親,以及為女兒的益處樂意付出一切的人」 「關心」這個詞彙是最適宜形容瑪沙利羅對人態度。 瑪沙利羅是一位曉得欣賞別人並激勵人成長的教育者。 她的目光是富深度的,敏銳的及平和的。她明白每個人的品質組合可以有一般與特殊的「心態—性情」(Attitudes-virtues)及可以有一般與特殊的「能力—才藝」(Abilities-excellences) 她的目光是一個「肯定他人」的目光,洞悉明瞭每一個人的價值並準備好接收其潛能和天賦,使每個與她相遇的人都能活出自我並發揮最美好的一面。 誰愛天主必愛兄弟姊妹 在瑪沙利羅書信中常重申需要實踐愛德 :「這種愛是真實的,是自由的,落實在弟兄姊妹的規勸上。」(L.17,1) 喜樂是她的主調。 「充滿喜樂是孝愛天主的心的記號」(L. 60,5) 聖女以辨証的方式揉和了權威與感性,默觀與永不休止的教育活動,容忍與堅定,溫柔與堅毅,服從與自由。她是一個重新喚醒生命智慧的導師,謹慎且溫柔的陪伴著她的女兒們成長,顯露出如切石刀的剛毅和堅強的信德。(cf. 生命的智慧 p.55) 結論 IV 中國古代教育理念與預 防教育法有共同點嗎? 孔子曰:「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是先行為後知識的。 此就小學階段而言。 又曰:「博我以文,給我以禮。」便成了先知識後行為, 此是指大學階段而言。 儒家思想中的教育的主要意義在教人如何做人,並不專為傳授知識技能。 其教育對象乃為所有的人。 儒家教育宗旨重在「人羣」,而教育實施則重在「小己」。 故儒家教育思想乃是一種德性主義建本於

文档评论(0)

sunhon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