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doc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1.出现 (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有《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等。 (2)19世纪70年代,出现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 2.发展 (1)戊戌变法前后:维新派创办报刊,宣传维新思想。 (2)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创办报刊,同维新派展开论战。 (3)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4)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 (5)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而《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刊的内容也比较丰富。 3.繁荣 (1)除党报党刊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也创办起来。 (2)各报刊把真实、及时、客观和讲求新闻价值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1.电影事业 (1)起步: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2)成熟: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 (3)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被搬上银幕,成为电影主题。 (4)辉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 2.电视事业 (1)诞生: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2)普及: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 (3)影响: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信息量;在现代社会中,看电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三、互联网的兴起 1.诞生:20世纪60年代末。 2.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3.特点 (1)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第四媒介”。 (2)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影响 (1)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 (2)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 近代社会报刊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 (1)受到西方报刊产业发展和文化扩张的影响。 (2)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大众报业提供了物质条件。 (3)近代资产阶级宣传维新、革命思想,挽救民族危机,无产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等都需要通过报刊宣传、发动。 (4)鸦片战争以后,社会形势急剧变化,人们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促进了各种报刊的不断涌现。 2.特点: (1)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报刊,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渗透和侵入由外国人创办的。 (2)“报”“刊”不分。中国近代所谓报,实际上既指报,也包括各种期刊。 (3)办报活动与现实政治斗争关系密切,大部分报刊都是为适应政治斗争的需要创办的。 3.影响: (1)报刊作为重要的新闻媒介,时效性较强,是人们了解国内外大事的重要渠道。 (2)在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近代社会,报刊对中国政治和思想的近代化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017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一模)下图是对某报1890年至1912年“报纸”一词出现频率的统计情况。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近代报业发展总体上较为缓慢 B.晚清报业与政治局势关联紧密 C.清末政府大力支持报刊业发展 D.戊戌变法导致第一次舆论高峰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大众传媒的发展。据图示可知1900年后“报纸”一词出现频率不断上升,“总体上较为缓慢”不符合题意,排除A;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革命思想,进行辛亥革命,晚清报业迅速发展,可见晚清报业与政治局势关联紧密,故B正确;“清末政府大力支持报刊业发展”不符合史实,排除C;据图示可知,1898年后“报纸”一词出现频率下降,可见“戊戌变法导致第一次舆论高峰”与题干无关,排除D。 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原因、影响及应对之策 1.原因 (1)互联网集其他媒介的优势于一体,而且价格低廉。 (2)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人们可以上网参与讨论,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 (3)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2.影响 (1)积极方面:互联网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获取更多的知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2)消极方面:网络不良信息会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比如使不少青少年迷恋网吧、荒废学业、误入歧途等。 3.应对之策 (1)顺应世界潮流。由于互联网具有极大的优势,我国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快互联网技术在各个产业中的应用,促进社会信息化发展,从而带动我国社会经济的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