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例采样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感病例采样培训课件

甲型H1N1流感病例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 一、病原学 流行性感冒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 正粘病毒的核酸分节段。 正粘病毒科仅有一个种,即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 甲型流感病毒除了感染人外,还可引起禽、猪等多种动物感染。由于该病毒抗原性易发生变异,曾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例如,1918~1919年的大流行中,全世界至少有2000万人死于流感。乙型流感病毒仅感染人且致病性较低。丙型流感病毒只引起人类不明显或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很少造成流行。甲型流感病毒于1933年分离成功。 形态与结构:形态多为球形,直径为80~120nm,初次从患者体内分离出的病毒有时呈丝状或杆状。 流感病毒核酸为分节段的单负链RNA,由核心和衣壳组成的核衣壳呈螺旋对称,有包膜,表面有刺突。 核心:流感病毒RNA分节段,甲型和乙型由8个节段、丙型由7个节段组成。各片段的长度在890~2341bp之间。由于病毒分节段复制,病毒成熟时再重新装配于子代病毒体中,所以病毒在复制过程中极容易发生基因重组而导致新病毒株的出现,这也是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的主要原因。每个基因节段分别编码不同的蛋白质。1~6片段分别编码PB2、PB1、PA、HA、NP和NA单个蛋白,第7片段编码M1和M2两个蛋白,第8片段编码NS1和NS2两个蛋白。 核蛋白(NP):是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构成病毒衣壳,它与3种RNA多聚酶复合体(PB1、PB2、PA)一起与RNA节段相连形成核糖核蛋白(RNP),即为核衣壳,呈螺旋对称排列。核蛋白抗原结构稳定,很少变异,与M蛋白一起决定病毒的型特异性,但其抗体没有中和病毒的能力。 包膜:病毒体的包膜由两层组成,内层为基质蛋白M1,其抗原结构较稳定,具有型特异性,但相应抗体不具有中和病毒的能力,而在增加病毒包膜的韧性与完整性方面起重要作用。包膜外层来源于宿主细胞膜的脂质双层膜,M2为嵌于包膜中的膜蛋白,形成膜通道,利于脱壳及HA的产生。 刺突:流感病毒的包膜上镶嵌有两种刺突,即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均以疏水末端插入到脂质双层中。血凝素的数量较神经氨酸酶多,大约为4∶1~5∶1。 血凝素(HA):呈三棱柱形,糖蛋白成分,占病毒蛋白的25%。HA为三聚体,每条单体前体(HA0)由HA1和HA2通过精氨酸及二硫键连接而成,当精氨酸被细胞蛋白酶裂解而形成仅由二硫键连接的HA1和HA2时,病毒才有感染性。 HA1是同红细胞、宿主细胞受体(唾液酸)相结合的部位,因而与感染性有关; HA2具有膜融合活性,促使病毒包膜与胞饮细胞膜的融合并释放核衣壳。HA抗原结构易发生改变,是划分甲型流感病毒亚型的主要依据。 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标本采集和检测 1、标本采集:按照本指南的应急监测方案(附件2)要求,采集相关标本进行检测。具体标本采集类型、方法参见《全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实施方案》的“流感监测实验技术操作规范”。 2、标本检测:标本检测方法和流程参见附件3《人甲型H1N1流感病例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指南(暂行)》。 3、生物安全要求:甲型H1N1流感病毒培养应在具有资质的BSL-3实验室中进行,标本储存、包装和运送应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424号令)和《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45号令)等有关规定执行。 三、附件3.甲型H1N1流感病例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指南(暂行) 甲型H1N1感冒病毒的检测:所有甲型H1N1感冒疑似病例应该采集上呼吸道标本来检测甲型H1N1感冒病毒。 推荐采集的呼吸道标本:疾病发病后应尽快采集如下标本:鼻咽拭子/吸取物或者鼻腔冲洗液/吸取物。如果不能收集这些标本,可合并鼻拭子与口咽拭子。气管插管的病人也应收集气管吸取物。标本应置于无菌病毒运输液(VTM),并立即用冰块或冰排保存或置于4℃(冰箱),并马上运送至实验室。临床样品收集人员及实验室人员的感染控制指导请见相关文件。 (1)拭子:理想的情况下,标本应使用头部为合成纤维的拭子(例如,聚酯纤维),用铝或塑料做杆。不推荐棉拭子和木杆。不能用海藻酸钙做的拭子收集标本。标本采集管应包含2毫升病毒运输液(例如,含有蛋白质稳定剂,阻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抗生素,缓冲液)。 (2)临床标本储存:所有呼吸道标本应保存在4℃,并尽快放置在-70℃。如果没有-70℃冰箱,标本应保存在4℃,但不应超过4天。 (3)临床标本运输:临床标本应按照A类包装要求运送,并用干冰运输。所有标本应标示清楚。疑似病例标本运送应包含的信息请参照禽流感标本运输。 (3)检测程序:呼吸道标本应首先应用real ti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