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的电力机车制造史
我国铁路应用和出口的电力机车 电力机车是从一种特殊的输电线路——接触网获取电能,用牵引电动机驱动的机车。电 力机车具有一系列特点: 可广泛利用多种一次能源,功率大、速度高、效率高,运输成本低, 劳动条件好,无烟气排放污染不受外界条件限制在山区和高寒地区电力机车功率发挥更好。 正是由于这些优点,我国的电气化铁路起步于穿山越岭、地质条件险恶的宝成铁路。 新中国诞生后,为发展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创造重要条件, 1952 年7 月和1954 年1 月,新中 国的铁路建设者们分别在宝成线的两端城市——四川省的成都市和陕西省的宝鸡市动工。 1956 年7 月12 日,南北两段在黄沙河接轨通车,1958 年元旦全线交付运营。铁路通车后, 成为沟通西北与西南的第一条干线铁路,也是突破“蜀道难” 的第一条铁路。但是,由于宝成 铁路的宝鸡至凤州段中著名的秦岭隧道长达5 千米,铁路通过秦岭时,从杨家湾车站到秦岭 大隧道直线距离只有6 千米,但升高却达680 米,即每千米上升110 米。为了把坡度改为每 千米只升高30 米,能够通行火车,只能把铁路线反复迂回盘旋,在6 千米的直线距离内盘 绕了27 千米,以3 个马蹄形和1 个螺旋形的迂回展线上升,线路重列3 层,高达817 米, 随后以2000 多米长的隧道穿过秦岭垭口。同时,复杂的地质结构也时常影响铁路的通畅。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铁路建设者们将宝鸡至凤州段进行了电气化改造,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电 气化铁路。宝凤电气化铁路全长91 公里,于1958 年6 月开工,1960 年6 月建成。经过试 运行,于1961 年8 月15 日正式交付运营 (宝成线全线的电气化改造则是在1975 年完成)。 有了电气化铁路,就必须配备相应的电力机车。于是,随着我国电气化铁路建设工程的展开, 我国电力机车的研发制造也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一、交—直传动型电力机车韶山(SS )系列 1957 年,中国组织了一个由第一机械工业部、铁道部以及高校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电 力机车考察团,于1958 年初赴前苏联考察 。考察团用半年时间,在前苏联专家帮助下,以 当时前苏联新设计试制成功的H60 型铁路干线交直流传动电力机车 (20 千伏工频单相交流 制)样机为基础,结合中国铁路规范,选用单相交流工频25kV 电压制,进行了大胆地技术 改造,其中重大修改达78 处,形成了机车的设计方案。考察团回国后,组成电力机车设计 处,在前苏联专家帮助下,进行了全面设计。1958 年底,湘潭电机厂在株洲电力机车工厂 等厂所协助下,试制出了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即6Y1 型干线电力机车。6Y1 电力机车的小 时功率3900kw,最高速度100km/h,6 轴。 1968 年,经过对6Y1 型10 年的研究改进,在中国半导体工业开始长足发展的条件下, 将引燃管整流改为大功率半导体整流,试制出韶山1 型,代号SS1 。韶山1 型电力机车1969 年开始批量生产,到1988 年止,共生产826 台。机车持续功率3780kW,最大速度90km/h, 车长19400mm。为此,韶山 1 型电力机车还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从这个时候起,由株 洲电力机车工厂等工厂生产的,采用交—直传动,自成体系的韶山 (SS )系列电力机车成为 了中国电力机车的主力。 1966 年,株洲厂和株洲所开始韶山2(SS2)型电力机车的设计工作。在吸取了法国6Y2 型机车大量先进技术基础上,于 1969 年在株洲工厂设计试制出第一台机车。其小时功率 4800kw,最高速度100km/h,6 轴。机车控制采用高压侧调压开关32 级调压,硅整流器整流, 800kw,6 级低压脉流牵引电动机,并大量采用了其他先进技术。后经两次改造,于1978 年 投入试运行。主要改进有采用大功率晶闸管两段半控桥相控调压,相控他励牵引电动机和电 子控制等新技术。SS2 虽然由于个别技术不能配套,未能批量生产,但它为SS1 机车改进, 以及其他型号机车、动车的设计生产积累了宝贵经验。 1978 年底,采用第二代 (级间相控调压、交—直传动)的客、货两用 SS3 型电力机车 由株机厂和株洲所共同研制成功。该型机车吸收了SS1 、SS2 型电力机车成熟经验,1989 年 开始批量生产至今,SS3 型电力机车很快成为了我国电力机车主力车型的重要一员,株洲电 力机车厂、大同机车厂、太原机车厂和资阳机车厂都生产过SS3 型电力机车。 随后,针对SS3 型电力机车进行的优化和标准化改造,形成了具备加馈电阻制动特性, 可以重联双机运用的SS3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