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女性·失衡——艾丽丝·门罗《我怎样遇到了我的丈夫》之叙事策略分析.doc

颠覆·女性·失衡——艾丽丝·门罗《我怎样遇到了我的丈夫》之叙事策略分析.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颠覆·女性·失衡——艾丽丝·门罗《我怎样遇到了我的丈夫》之叙事策略分析-大学语文论文 颠覆·女性·失衡——艾丽丝·门罗《我怎样遇到了我的丈夫》之叙事策略分析 摘 要: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我怎样遇到了我的丈夫》,通过对理想爱情叙事主题的颠覆,女性的叙事视角与叙事方式,以及看似失衡的叙事结构,描述了一位少女徘徊于浪漫幻想与平淡现实之间的成长及心路历程,延续了其一贯的质朴、平淡却富有温和讽刺意味的叙事风格。 关键词 :艾丽丝·门罗 叙事策略 主题 视角 结构 加拿大当代短篇小说大师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1931-),因其佳作之多、影响之大,以及高超的叙事技巧与严谨持久的创作历程,而被誉为“我们时代的契诃夫”。她于1931年出生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省,自少女时期便开始了创作生涯,并往往以加拿大的小镇居民与生活为创作背景,于平凡质朴的字里行间折射出对生存、爱情、成长等重大主题的思考与诠释。她的作品影响十分广泛,多次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布克文学奖等多个奖项,并于2013年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1974年,她出版了个人的第二部短篇小说集《我一直想告诉你的事》(Something I’ve Been Meaning to Tell You),这是对其首部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Dance of the Happy Shades)写作风格的延续,也连贯了她之后的创作主题。其中,短篇小说《我怎样遇到了我的丈夫》(How I Met My Husband)[1] 对一位少女徘徊于浪漫与现实之中的心路及其爱情观的转变作了细腻而丰富的描绘。出人意料的故事情节、对女性心理的细致刻画、极富生活气息的小镇生活,使得小说每每被视为作者的优秀作品之一而被人提及,其极具特色与技巧的叙事策略,更使得这篇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对理想爱情叙事主题的颠覆 整篇小说的情节发展通过主人公伊迪的回忆呈现出来,在故事的开篇,主人公还只是个十五岁的少女。她辍学后在皮布尔斯夫妇家干活,偶然邂逅了一位来到小镇的飞行员克里斯,并与其产生了一段短暂但难忘的爱情。在克里斯离开后,她痴心等待他的来信,却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与邮差相遇、相识,并最终结为伴侣。邮差在婚后总是炫耀当年伊迪如何倾心于他,每天坐在邮箱旁等待着他。然而,伊迪从未对此作出解释,只是哈哈一笑,由他说去,因为她“乐意让大家想那些令人高兴和愉快的事”。 在传统的浪漫爱情叙事主题中,男女主人公往往美丽纯洁,在历经磨难与考验后,最终结合在一起。古老的欧洲童话、各个时期的浪漫戏剧、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等系列小说、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等,都带有明显的浪漫色彩与理想主义痕迹。然而,艾丽丝·门罗却在相似的人物设定与情节发展中,有意颠覆了这一浪漫主义与理想化的爱情主题,最终回归到现实之中。小说的各个方面都与浪漫主题固有的场景与模式相似,主人公伊迪勤快、美丽、纯洁,她家境平平,早早辍学,在别人家帮做家务。她所帮佣的女主人性格苛刻,不好相处,其周围的人也大多十分平庸,虚伪造作。在与帅气迷人的飞行员克里斯相遇之后,她充满了柔情蜜意与对浪漫爱情的期盼与憧憬。然而,在他们的恋情被人发现之后,克里斯的未婚妻艾丽斯·凯琳及其他人对其横加指责,更出言羞辱,甚至几乎造成对她身体上的巨大伤害。 小说中的人物设定与情节发展与众多的传统浪漫爱情主题基本一致,而篇名《我怎样遇到了我的丈夫》更是让人确信小说的浪漫结局,即女主人公在冲破了重重阻碍之后,与相爱的克里斯结婚了。然而,到小说的结尾处,读者才发现,伊迪嫁给了一个“卡迈克尔人”,一个几乎没有特点的好脾气的邮差。可以说,艾丽丝·门罗正是在这种固有的叙事模式中,对传统的叙事主题进行了颠覆,从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反讽:灰姑娘并未嫁给她的王子,而是嫁给了身边的普通人。这正是从浪漫的爱情叙事主题回归到现实主义的表现,同时也通过这种颠覆促使人们对传统的浪漫爱情主题进行反思。 二、女性的叙事视角与叙事方式 作为描写女性爱情与成长的主题小说,《我是如何遇到我丈夫的》无疑采取了明显的女性叙事视角与叙事手法。在艾丽丝·门罗的创作中,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使用得十分频繁。“门罗的叙事者们通常听起来与她十分相像,这给读者造成了一种观念,即描述的内容真实而可信。”[2]这篇小说自始至终以第一人称叙事,即通过主人公伊迪自己的眼睛与嘴巴来观察与叙说,而对于两位主要的男性人物克里斯和邮差,则很少赋予他们话语权。在她的小说里,主角往往是女性,男性则是配角,他们的存在仅仅是为了展现女性的婚姻状况、思维方式与精神状态。[3] 因此,尽管艾丽丝·门罗不认为自己是女性主义作家,但在这一叙事过程中,仍然有较为强烈的女性写作意识流露出来,并掌控了整篇小说的叙事风格与特色。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