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x届高考历史艺体生文化课百题突围系列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
x年高考历史备考 艺体生文化课百题突围系列 专题2.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
【知识背一背】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的变化
1、服装
(1)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本阶段的特征为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①男装: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倡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②女装:20世纪20年代以后,新式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2)第二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建国后50——60年代中山装和列宁装、连衣裙;60、70年代中山装、绿军装流行
(3)第三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阶段的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多彩纷呈。
2、 饮食
(1)中餐:中国是一个饮食文化十分发达的国家,其中以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影响最大,统称为四大菜系。
(2)西餐:从19世纪40年代起,西方人大批来华,西餐也随之传入中国。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传统食俗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些西餐常用原料开始大量进入百姓餐桌;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3、其他社会习俗
(1)剪辫易服: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
(2)历法:采用公历(3)社交: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仪。
(4)妇女解放:女子接受教育,开始步入社会。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一、交通工具的更新
1、公路:19世纪中后期自行车传入中国,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业。1906年,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1924年上海开始有了公共汽车运行。
2、水运:1865年4月,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1872年洋务派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首次打破列强垄断
3、铁路: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4、航空:1909年冯如制成了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1920年中国首条航线北京——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业拉开序幕。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大众传播媒界介的更新
一、报刊
1、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被认为是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
2、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政治运动推动了报刊业的发展,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越来越多,如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五四时期的《新青年》等。
影响: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二、影视
1、电影
(1)发展历程
①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电影由此传入中国。
②1905年,《定军山》首映,标志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③1931年,《歌女红牡丹》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④1935年,《渔光曲》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获奖,是中国第一部获国际荣誉的影片。
⑤新中国成立后,反应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的题材搬上银幕。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进入一个辉煌的新时期。
(2)特点:电影在中国的放映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阶段。
2、电视
(1)1958年,北京电视台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2)1978年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到197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自己的电视台。
(3)特点:中国已经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电视节目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民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三、互联网
1、网络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
2、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1993年中国接入互联网。
【技能+方法】
1、近代以来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特征、总趋势和原因。
(1)特征:阶段性、时代性、不平衡性(由城市到农村、从沿海到内地)
(2)总趋势:从封闭到开放,逐步走向世界。
(3)原因
①内因:中国历史的巨变(政治环境、社会形势的变化,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思想、文化观念的变化)
②外因:西方文化的传入、冲击。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不仅推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快捷和简便的传递,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节奏,深刻地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
3、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① 近代报刊和电影以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直观的形象,及时传递时事信息,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②互联网正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VHDL数字电路设计教程第2讲 VHDL代码结构.ppt
- 宝典淘宝店铺宝贝轮播图片制作和代码制作教程.doc
- 毕业设计(论文)-25马力拖拉机最终传动及驱动轴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
- 毕业设计(论文):包装工程毕业设计:围巾销售包装及运输包装的设计43904.doc
- UPS故障排查(山特、赫斯曼等).doc.doc
-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 2f木粉发泡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研究.pdf
- 本田北京锋范汽车巡展、试驾活动方案.ppt
- 别对自己说:不可能(约翰库提斯的励志人生)68993.ppt
- 毕业设计-局域网文件共享及检索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doc
- 财富首脑:评经济师述职报告范文(精品).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