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伤寒医案选(一)
问题??? “寒”不就是寒冷吗?为什么“寒”可以代替风、寒、暑、湿、燥、火疫疠之气等所有的邪气呢? 答案 “寒”字在古代有一个广义的含义就是泛指邪气。 中西惟忠《伤寒之研究》 “谓邪而为寒,盖古义也” 《孟子·告子》:“吾见也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 出坏主意馊主意的人 汉代,在古代这个“寒”字泛指“邪气”。因此“伤寒”它自然就可以代表人体感受一切邪气所造成的疾病的这样一个广义的概念。 狭义伤寒要将风、寒邪气并称 伤寒的狭义概念要将风、寒邪气并称。人体感受风寒邪气,而且还要加一个“感而即发”叫狭义伤寒。要与除外伏气温病。 冬伤于寒,邪气潜伏体内,没有发病,春必病温 《黄帝内经·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难经》里说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千金要方》引《小品方》里的一句话:“伤寒,雅士之词,云天行、瘟疫,乃田舍间号耳”。 《肘后方》“贵胜雅言,总名伤寒,世俗因号为时行”。 伤寒的概念广泛应用 明确提出了“温病” 论述了大量温热证 肺热咳喘证、肠热下利证、湿热发黄证 有适用于温病的治法 清泄热邪、育阴清热、急下存阴、清热生津 有适用于温病的方剂 白虎汤、承气汤、陷胸汤、白头翁汤、麻杏甘石汤、黄连阿胶汤 《伤寒论》中关于温病的内容 温病学家对经方的衍化应用 白虎汤 化斑汤 炙甘草汤 复脉汤、救逆汤 调胃承气汤 增液承气汤 黄连阿胶汤 坎离既济汤 乌梅丸 椒梅汤 栀子豉汤 凉膈散 温病学家对仲景理法方药的继承与发展 治则治法的继承与发扬 “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由“先解表后治里”发展为“表里同治” 由“单纯急下存阴”发展为“攻补兼施” 温病学家对仲景理法方药的继承与发展 《伤寒杂病论》 除了外感病之外的其 他的一切疾病 “论也者,弥论群言,而研一理者也。” ------刘勰《文心雕龙》 《伤寒论》是公元2世纪前中国医药学成就的总结。为什么说它是总结?因为它的体裁,《伤寒论》, 《伤寒杂病论》,“论”的体裁就是一种综述,收集 了众多医家探讨治疗外感病和治疗杂病的这种经验的 一个集合。 结论 《伤寒论》所阐述的属广义伤寒。但总的来说,对于温病尚缺乏完整、系统的论述。 温病本身就包括在《伤寒论》之中。不过由于时代的继续发展,药物的继续发现,理论的继续提高,到一定程度,也和其他科学一样,分科只是必然的结果罢了。 《伤寒论》的内容和贡献 内容 大体内容:10卷22篇 理、法、方、药 第一篇:辨脉篇 第二篇:平脉篇。 仲景脉学在中医脉学的发展史上介于《黄帝内经》和王叔和的《脉经》以至李濒湖的《脉学》之间的过渡阶段。中国脉学的发展,《黄帝内经》是奠基,张仲景是进一步发展,而到王叔和的《脉经》,特别是到李时珍的《濒湖脉学》,使脉诊走向完善。 大体内容 《伤寒论》的内容和贡献 第三篇《伤寒例》可以看成是张仲景对外感热病的认识的总论。 第四篇《痉湿暍》。痉病是角弓反张、四肢抽搐、牙关紧急的抽风一类病;湿病是感受外来的湿邪所导致的病;暍病就是中暑。显然它是属于广义伤寒的范畴。 第五到十四间10篇内容,六经病证篇 共398条,涉及到的方剂是112方。有的书上说是113方(禹余粮丸) 。我们在本科阶段要求大家特别熟悉的条文也就是100多条, 大体内容 《伤寒论》的内容和贡献 后8篇:这些原文绝大多数出自中间的“六经病证篇”的条文,也有一部分条文不见于“六经病证篇”。从总体来看,后面的内容是前面的“六经病证篇”按照治法重新进行归类和编排的一种东西。 强调 我们既然要学《伤寒》,不能光看一看讲义,起码应当知道《伤寒论》原书10卷22篇,每篇大体是什么东西。 大体内容 《伤寒论》的内容和贡献 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 揭示组方大法 巨大贡献 《伤寒论》的内容和贡献 辨证 机 因 求 知 审 治 定 选 依 方 巨大贡献---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 《伤寒论》的内容和贡献 融会了“医经”和“经方”两家,理法方药一线相贯,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 创立并保存了大量的古方名方。诸如青龙汤、白虎汤、桂枝汤、麻黄汤、柴胡汤、理中汤、承气汤、四逆汤等等。被尊称为“方书之祖” 。 通过方剂药物的具体运用,揭示了中医临床如何用药、如何组方的基本原则,提示了因证设法、因法设方、因方遣药的一系列大法。 巨大贡献---揭示了组方大法 《伤寒论》的内容和贡献 《伤寒论医案选讲》 基础医学院伤寒学教研室 鲁法庭 QQ教学内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