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二轮通史中国现代史.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高考二轮通史中国现代史

一、 中国近代史前期(晚清、民初)1840——1919年 (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①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洋务运动宣告破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 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资源、商品和投资市场,基本上完成了“大陆政策”一、二期的目标,助长了日本扩大对外侵略的气焰。 ③推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有利于帝国主义通过借款掌握中国经济命脉和控制清政府。④在甲午战争中左宝贵、邓世昌等壮烈殉国的精神和反割台斗争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四、甲午战争后的中国:1895—1900年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895—1898年 1.原因: ① 甲午战争后,列强加紧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② 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③ 出现“实业救国”的主张。 2 .影响: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二)民族危机的加深 1.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资本输出:①;②获取铁路修筑权;③开设工厂;④开设银行 2.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3.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背景: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1898年义和团运动兴起。在“扶清灭洋”旗号下,势力迅速发展。1900年——控制京津地区,形成反帝斗争高潮。 2.简况:1900年6月,英美法德俄日意奥八国组成联军向北京进犯,在廊坊遭阻击,7月攻占天津,8月攻占北京。 3.结果: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4.影响: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六、二十世纪初的中国:1901年——1919年 (一)辛亥革命:.1911——1912年 1.背景: ①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新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使他们认识到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②《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并未收到实效,统治危机更加严重。 ③随着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大量传入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迅速壮大。 ④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创立兴中会、策划广州起义、流亡海外发展革命力量等)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成为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 C、辛亥革命的高潮: ①发动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12日,文学社和共进会。 ②成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1月1日,以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元。 ③颁布《临时约法》。主权在民,保障民权,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性质和意义。 D、辛亥革命的失败:1912年2月宣统帝退位,接着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位,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3.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①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在于: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 ③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在于: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中国封建势力;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列强在中国再也找不到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这一时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④由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弱小和软弱性、妥协性,辛亥革命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改变。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是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二)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 1.反袁斗争: ①袁世凯的黑暗统治:“善后大借款”、复辟帝制、签订“二十一条”。 ② 反袁斗争: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1915年参加护国运动。 2.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①1917-1918年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 ②1920-1922年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 ③1924年发动国共合作的国民大革命。 (三)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1912-1919年) 1.出现的原因: ①辛亥革命扫除了我国一些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民国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提高激发了投资的热情。②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的运动。③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发展的表现: ①实业救国成为两大社会思潮之一,成立了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等发展实业的团体,涌现出张謇,周学熙,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等一批著名实业家。 ②厂矿和投资数有很大增长,其中以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其次为烟草,火柴,榨油和化工等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