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高考诗歌练习
2011高考诗歌练习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春 日 秦 国 怀 古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答:【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抒情方法的鉴赏。回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意象与情感的关系,亦即景与情的关系。
关 河 令
周邦彦①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试题解析】题干明确指示从上、下阕的首句的解读中理出线索,这实际上降低了试题难度,只要考生能抓住“向暝”“更深”,线索就不难把握。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
【试题解析】解读全词,通过词作描绘的情景,特别是抓住词中关键信息(如“无雁影”)以及能映射作者心情的物象(如“寒声”“孤灯”)等,分析出作者在词中所表现的心情并非难事。
蝶 恋 花·出 塞
[清]纳兰性德
2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
答:。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题干要求指出“开篇”的“特点”,既然是“特点”,那就是与一般词作不同之处或特别突出之处。这首词以议论开篇,感慨古往今来的兴亡盛衰,从古到今,国家边界是没有定数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无奈。这首词一反词作的常例,而以议论开篇,可谓“特色”;一反将主旨隐于词中,而在篇首点明,可谓又一特色。2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
答:【试题解析】鉴赏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首先要弄清此句是词人的自我叩问,采用的是“一问一答”的形式:如果有人问我对理想的情意有多深?那就去看看深山中的夕阳与深秋中的细雨。其次紧扣“以景作答”的特点来简析表现手法,可以从两个方面:一是化抽象为形象,二是将情感委婉表达出来。
春 日 忆 李 白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答:【试题解析】开头四句,一气贯注,都是对李白诗的热烈赞美。首句称赞他的诗冠绝当代。第二句是对上句的说明,是说他之所以“诗无敌”,就在于他思想情趣卓异不凡,因而写出的诗出尘拔俗,无人可比。接着赞美李白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庾信、鲍照都是南北朝时的著名诗人。这四句,笔力峻拔,热情洋溢,首联的“也”“然”两个语助词,既加强了赞美的语气,又加重了“诗无敌”“思不群”的分量。(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
答:【试题解析】“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地方。“春天树”和“日暮云”都只是平实叙述,未作任何修饰描绘。然而作者把它们组织在一联之中,却有了一种奇妙的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当作者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也正是李白在江东思念渭北的作者之时;而作者遥望南天,唯见天边的云彩,李白翘首北国,唯见远处的树色,又见出两人的离别之恨,好像“春树”“暮云”,也带着深重的离情。这两句诗,牵连着双方同样的无限情思。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答:【试题解析】全诗以赞美起,以“论文”结,由诗转到人,由人又回到诗,转折衔接,极其自然,通篇始终贯穿着一个“忆”字,把对人和对诗的倾慕怀念,结合得水乳交融。以景寓情的手法,更是出神入化,把作者的思念之情,写得深厚无比,情韵绵绵。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怀 天 经、智 老,因 访 之
陈与义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
【注】天经,姓叶,名懋;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3分)
【试题解析】诗人开篇写时间变化,一夜之间,春水已涨,尽向东流,顿生怀友、访友之意。但笔意至此,先出一折,从自己写起。安于清贫,甘于淡泊,在吟诗作赋的生涯中,看到杏花春雨又送来一个春天,心中充满了顺适之感。自己如此,友人又何不然?所以下面写到禅伯之多病,儒生之固穷。实则写己即写友,写友即写己,二者交相为用,互为生发,以见出心灵的相契,见出溪涨思友的心理依据。有了前面的铺垫,末二句就顺理成章地踏上了访友的路途。至于见到友人后的情形,却全都略去,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
第(1)小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回答此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要求,是概括诗人而不是诗中其他人物(如诗人的两个朋友)的形象特点;其次要善于抓住诗中表现诗人特点的词句,并加以认真仔细的分析。“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一联写出诗人吟诗作赋,看杏花春雨的闲适高雅的生活,表现出诗人的情趣高雅;“忽忆轻舟寻二子”一句则写诗人因春来溪水上涨而想起友人,并驾舟访友,可见其重视
文档评论(0)